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大明官 第540章 惡有惡報

《大明官》 第540章 惡有惡報

上千民衆聚集在姑蘇驛大門外面,等待著裡面的最終結果。半個時辰之前,他們目送欽差大人方應走了進去。當時方大人說,他要先進去爲本地人討公道,請衆人再耐心等候一段時間。

雖然看不到姑蘇驛裡面的詳細狀況,但百姓們卻知道,形應該是非常有利的。

因爲方大人進去之後沒多久,便見軍押著一大批爲非作歹、民憤極大的太監爪牙出來。這些走狗爪牙原本大都是當地的無賴惡,投靠太監欺良善,但此時再沒有先前的囂張氣焰,一個個魂不守舍,顯然是要倒黴了。

又過了片刻,百姓們又見到軍押著爪牙之首、據說是京師千戶的王大人出來。這採辦太監王公公的一大半惡名,其實都要記在王千戶頭上,種種惡行都是這王千戶親力親爲的,不知多人家遭了王千戶的毒手。

此時這王千戶還在衝著裡面大喊大,破口大罵欽差大人,但是卻被軍很不客氣的打了一頓,堵上了。由此百姓心裡便非常清楚,這王千戶絕對要被懲治了。

最後在萬衆矚目之下,欽差大臣方應從姑蘇驛大門中走出來,站在人羣面前。

上千人不約而同的停住了,場面立刻安靜下來。方應很平靜的開口道:“告與諸位父老,本幸不辱命!採辦太監王敬之爪牙,千戶王臣及以下各人皆爲惡多時,罄竹難書!現已全部拿下,視同人犯!”

聽衆們小小的歡呼了幾聲。聽這意思,代表他們百姓一邊的方欽差大獲全勝了!這樣一來。蘇州府總算消除了禍患,不過還要聽一聽細節。

方應順著民心說:“首犯千戶王臣爲朝廷武。本不便擅自做主,先將其下獄看押,然後上奏朝廷,請朝廷分!”

Advertisement

這幾句話平平無奇,也是應有之義,沒什麼好激的。

但又聽方欽差聲音高了八度,朗聲道:“其餘爪牙之中,共計有侵害百姓主犯三十五人本做主,將這些主犯全部正法。以平民憤!”

人羣裡還是小聲議論紛紛,沒有公開站出來歡呼的。方應也愣了愣,自己的大手筆怎麼冷了場,況怎麼會這樣?

但方應卻不知道,衆人一開始對“正法”兩個字沒反應過來,沒理解其中意思,自然就反響平平了。不過很快便有明白人迅速解釋出來,正法的意思其實就是砍頭!

頓時人羣大爲震,將三十五個人全部砍頭。這可是要殺得人頭滾滾了!短暫的驚愕後,歡呼聲再次響亮起來,方大人對惡勢力夠狠!

那些“主犯”都是街面上遊手好閒的惡無賴,善良百姓沒欺辱。這次他們又幫著太監爲禍鄉里,極其招人恨,全部殺掉也沒什麼可惜的。對多數人是好事。

剛纔還有因爲王臣沒立刻被罰而心生不滿的人,正擔心相護時。再聽到方大人要高居屠刀,也只能服氣了。

衛所副指揮使鄧大人悄聲問道:“方大人問斬人犯。不上奏朝廷麼?”

方應指著人羣道:“民意已如火山,如何好遷延時日?本一力做主,要速斷速決!”

以國朝制度和慎殺思路,涉及到死人犯的案件都要上奏朝廷複覈,甚至有時候要將人犯遞解到京城去聽候最終判決並執行。

但王命旗牌卻有一項特權,那就是可以在非常時期,欽差爲了穩定局勢可先行將人犯問斬,然後再上報朝廷備案。這大概就是民間“先斬後奏”傳說的由來之一。

Advertisement

所以在法理上,被賜予王命旗牌的方應不同於普通員,以平息民憤爲藉口下令將爲禍蘇州的主犯爪牙先行死,是完全不存在任何問題的。

只是一口氣殺三十五個人,確實也夠驚世駭俗的,一般只有在剿滅匪患叛時,纔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方應又道:“其餘爪牙從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本判罰爲苦役三年!”

人羣繼續表示非常歡迎!投靠王太監的惡大概有一二百人,平素都不是什麼好人,大都是橫行市井欺良善的貨

如今這幫人被欽差大臣一網打盡,殺頭的殺頭、判刑的判刑,蘇州城街面上可以清靜一下了!沒有人不歡迎這樣的況。

剛從方應的鐵腕中回過味來,有的人想起了這次蘇州遭難的主要人,便開口高聲問道:“斗膽問欽差大人,一直未有聽到,那採辦太監不知要如何置?”

方應答道:“採辦太監王敬乃欽差份,本雖無權拘押,但經過本當面斥責並曉以大義後,他已經答應明日清晨便離開蘇州府,從此不再返回。本也只能盡力做到如此地步了!”

方纔聽到要死三十多人的決定,民心震驚之餘也就漸漸消了氣,對太監王敬也就不那麼憤懣。

既然沒有窮追猛打的心思,又聽到方應這意思,是要將荼毒蘇州的採辦太監徹底驅逐出境,那麼也就可以了。畢竟王公公是欽差太監份,這已經是方大人能做到的極限了。

如此人羣又忍不住開始歡呼雀躍,驅逐王敬、拘押王臣、其餘主犯被斬首示衆,從犯被罰以苦役,民意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他們聚集起來抗爭,沒有白辛苦一天,正所謂老天有眼,惡有惡報!

Advertisement

雖然今天從頭到尾,百姓們除了跟著方欽差跑來跑去,並充當背景之外,彷彿什麼也沒有做,但並不影響慶祝的心

無論怎麼說,他們也是親參與了大事件,並安安全全的達了目的,還能有什麼更高的要求?

此時夕西下紅霞滿天,但百姓圍著方應久久不願離去。方欽差則與鄧副指揮商量著技問題

鄧副指揮爲難道:“斬首要用特製大刀,否則沒那麼容易砍得下來,衛所中倒是有幾柄,但同時要砍三十多人,還是難辦。”

方應若有所思,“既然如此,那就一批只砍三四人,每日砍一批,允許百姓旁觀,砍完便示衆。那三十五個人犯分爲十批,差不多十日後便可結束。”

鄧副指揮愕然片刻,然後苦笑幾聲道:“下遵命!”

這欽差大人真是好心思,本來今日之事算是結束,也許熱門個兩三天,便也就差不多淡了。

但連續十天砍人並斬首示衆,等於是把過程是給延長了十天,至熱門上半個月,其中增加的聲威不可盡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