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大明官 第534章 兩軍對壘(上)

《大明官》 第534章 兩軍對壘(上)

話說王臣鼓義父,在欽差公館外安排了眼線,不分白夜的十二個時辰盯著。

雖然公館裡面的事不能得知,比如方應接到的敕書是什麼容,方應與誰說過什麼話之類的;但一些比較大的、或者比較明顯的向還是能探知的,比如今天公館街上三四十位員外老爺都被請進了公館中。

此時公館大堂上,數十人濟濟一堂,座位都不夠用,只能站立著聽方應講話。

方大欽差坐在正中間上座,慷慨激昂:“在公館街上出了這麼一件事,我很痛心,深痛心,想必你們這些本地人比我更痛心!採辦太監及其爪牙已經胡作非爲到了這個地步!

但諸君可曾知否?如今天時、地利、人和齊備,滿城民意沸騰,正當我等起之時!

你們在我這裡憋屈的躲了這麼些天,難道不想一掃濁氣麼,各回各家麼?現在機會就來了!”

有人問道:“方大人有何良策?”

方應站了起來,意氣昂揚、豪萬丈的說:“沒什麼良策,但憑一腔熱和勇氣,以及正義的信念,還有全城百姓在背後的支持!有了這些,我們無往而不勝,必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衆人紛紛表示不懂,懇請方大人不要說話,要用平民百姓能聽明的話,不然誤會了什麼可就不了。

這些小資產階級覺悟都太低了,方應暗暗嘆一口氣,又坐下來道:“就是爾等聚齊所有人手。明日四更造飯、五更,拼出一個平坦前途!”

四更造飯、五更。這是評書裡經常聽到的臺詞,但一般都是行軍打仗才用得上衆人悚然一驚。難道方應打算強迫他們聚齊人手,然後便去玩命,比如攻打採辦太監駐地?

Advertisement

唐廣德看看左右,衆人都拿眼睛點他,只得出面問道:“在下或有遲疑,我們只有這三四十家人,聚集在公館街面上,或可能結勢自保。但出了公館街,未免有些不夠看的。靠著這麼點人去聲討賊,實在是石頭。”

方應環視四周,傲然道:“如今不缺敢爲之人,缺的是登高一呼之輩!本並非親民,無節制地方之權,但也有一腔正氣!

明日本可以親自拋頭面,做一個帶頭之人上街,踐行君子本分,你們還有何疑慮?

而且我們上了街之後。民心所向浩浩,必將有沿途百姓加我們,自然不會只有這百十人!一萬八千不敢想,但聚起上千人問題不大。應該夠用了!”

衆人熱淚盈眶,齊聲呼道:“今日方知,欽差方老爺之忠義!我等怎能不念於懷!”

本來可以置事外的欽差大人都打算親自擼袖子上了。他們這些被迫害的人還有什麼可說的?

再說,有了欽差大人的號召力。在欽差大人的率領下,沿途不說萬衆景從。但隊伍起碼也會壯大十倍,氣勢上絕對就不一樣了!

“如無異議,明日便召本吩咐去做!另外,明日肯定人數衆多,別人可能就不便指揮了,但你們各家人必須令行止,嚴格遵照本指使行事!”

衆人一起承諾道:“吾輩曉得,在公館街上編練這久,自然知道聽從欽差諭示的道理!”

從欽差公館出來,家家戶戶便開始準備,這樣的事自然瞞不住人。很快就被探子打聽到,然後傳到了姑蘇驛裡。

王臣冷笑幾聲,“這方應真是蠢不可及,不知道君不則失臣,臣不則失的道理麼?若事起突然,我們大概猝不及防,如今他卻大張旗鼓,卻我們有了防備!”

Advertisement

王敬瞥了王臣一眼,“你這話,又是跟那個田祥學的罷?真是半瓶子醋晃盪、自以爲是!

用你們那點市井小民的心思,去揣測方應的謀算,簡直可笑之極!前幾次你們吃的教訓還不夠多麼?

那方應目的就是要大造聲勢,拉起更多的人,然後藉機樹立他自己的威!至於能不能功,你我父子是死是活,你以爲方應真會關心?”

想到千上萬的人殺奔過來,王臣臉上現出驚惶之,王敬察言觀之後深,這乾兒子實在不是大事的料。

但王敬面上沒有出多餘緒,只吩咐道:“他們召集的人數就算多點,仍舊是遊兵散勇,圍攻欽差畢竟是民滋事,這個理誰也駁不了!還是那句話,我們只要不被當場打死,最後勝利者就是我們的!

你再去找蘇州衛指揮使通報消息,他一定要做好準備。一旦公館那邊開始行,衛所軍士就必須來姑蘇驛保護,至要來一千人!

再告訴他,明日本欽差太監若有三長兩短,朝廷就要用軍法砍他的腦袋,他自己掂量好輕重!”

欽差大臣和欽差太監各有籌謀,彷彿大軍戰前夕,蘇州城中裡的氛圍變得奇怪起來,很多靈敏的人都嗅到一不同尋常的氣息。

到了次日,公館正門大開,欽差方應烏紗著頂、服在,打出了全套儀仗!

欽差大人果真親自出現了!公館街上人羣響起了小小的歡呼聲,由欽差帶頭扛責任,他們自然放心不。就算出了子,那也是欽差大臣的責任。

此時公館街上已經聚集的人大約有兩百來個,是今日舉事的核心人羣。

方應面朝衆人,神嚴肅,但沒有沒說話,沉默了片刻,最後才點點頭道:“家園興亡,在此一舉,還需諸君力!”

Advertisement

話雖直白,也不是長篇大論,但卻衆人莫名的和熱,振臂高呼道:“力!力!”

!”方應又招呼一句,上了轎,打出欽差大臣的行牌(雖然督理錢糧這塊牌子此有點不倫不類),一馬當先的向閶門方向走去,其餘衆人連忙跟上。

閶門外素來是最繁華熱鬧的地方,方應帶領隊伍出行,立刻萬衆矚目,行人紛紛讓道,並和道旁店家一起高聲喝彩,宛如歡送英雄一般。

果然也如同所預料的,欽差大臣的旗號確實有點用(別管是什麼欽差),沿途不斷有熱人士加。結果隊伍越走越長,出了閶門時,已經有五六百人了。

採辦太監王敬駐地姑蘇驛,地胥門之外運河邊上。而胥門位於閶門南邊,所以方欽差帶著隊伍出了閶門後,轉而向南,朝著胥門外方向而去。

姑蘇驛駐地裡,王敬著臉坐在大堂上,而王臣坐立不寧,在堂上堂下團團轉。

如果真有上千人衝擊,但憑手底下這二百來爪牙防護,敗還真不好說。

此時王臣的覺彷彿是度日如年,忽然有人來稟報:“蘇州衛指揮使帶著衛所軍士來了!”

王臣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全這才鬆快下來,一屁坐進了太師椅中。有了軍保護,眼前大抵可以安枕無憂了。

至於事後的事,自然有乾爹運籌帷幄!那方應爲了一己之名,煽民意,製造民,圍攻欽差太監駐地,都是鐵證如山!

那方應再有本事,也只是個二十幾歲年輕人,哪比得上自己乾爹深沉難測、謀定後!這次他死定了!

王敬當然提前派出了探子,一波波的消息不斷傳到姑蘇驛裡

“方欽差上了轎,從公館出發了!”

民隊伍已經抵達閶門,目測壯大了數倍!”

民隊伍已經過了閶門,轉而南下,朝著姑蘇驛方向而來!”

民隊伍距離姑蘇驛只有二里了,人數已經過千!”

隨著消息不斷傳遞,姑蘇驛氣氛陡然張起來,彷彿兩軍戰,幾乎一即發!(……)

PS:有萌妹子照,只好倉促把這章存稿發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