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奮鬥在新明朝 四百章 內耗的悲劇

《奮鬥在新明朝》 四百章 內耗的悲劇

搬家不是小孩過家家,朝廷準許衙門移駐自有朝廷的考慮

臺奏請移駐,更多的是出於自己的臉面,不願與新設的河漕總督同城比鄰而居

但在朝廷眼中,河漕總督與這兩個督級別的封疆大吏同駐淮安,簡直是一種對地方統治資源的浪費,確實還是分開各駐一方比較合理。

淮安位於河、運、淮三方叉口,天然的河漕總督駐地,所以只能是走人,在江北地區另尋駐址。

南直隸江北地區,除了淮安,便只有和揚州、廬州三個大府,其他多是散州,其中和揚州是朝廷的重點考慮對象。朝廷將楊臺的奏請明發邸報,就是要試探各地態度,畢竟爲了平穩過渡,地方上的態度也很重要。

如果一個地方從上至下全都強烈反對,還要強行將巡衙門移過去很可能會釀一些讓朝廷丟臉的事

果不其然,朝廷將楊臺的奏請明發後,府上下十分齊心協力的跳出來,一致聲稱楊臺的選擇沒錯,揚州府確實是最合適地方,而府是絕對不合適的。

方面主要理由有二,一是本已有中都留守司,再來個衙門,未免疊屋架牀、機構重複;二是府地廣人稀,又窮又苦,負擔本已沉重,巡大衙門來了更難以供給。

廬州府的態度相對比較淡定,但也委婉表達了意見。理由同樣很充分,在南直隸江北地區裡,廬州府的位置相對太偏,遠離江北地區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沒有巡駐地的氣質。廬州府府衙心裡大概也明白,只有腦子進水的江北巡纔會跑到廬州府來駐紮。

Advertisement

唯有揚州府方面,出現了滿朝大佬無不詫異的靜默狀況…

在他們想來,楊臺指名道姓的表示想去揚州這個人間天堂,揚州府的反應應該是最激烈的。在罐裡舒服慣的揚州府員們各有各的權力,又是在天下數一數二富裕地方做,無不逍遙,不會喜歡有一個品級高高在上的巡,將他們全都管起來。

更何況揚州府並非勢單力薄的地方,揚州城共有鹽、按、府、李佑四個衙門,各有各的長,同氣連枝、同聲相應起來氣勢絕對不弱。

鹽運司是第一有錢衙門,丁運使與首輔徐閣老共爲前首輔張若愚的門生;按察分司耿巡道爲風憲可以言所言;府衙羅星野雖然弱了點,但勉強也算搭上了著鼻子認領他的彭閣老;李佑更不用提了,不管他是什麼衙門,這個名字就是最好的名片。

臺想去揚州,某種意義上堪稱捅了馬蜂窩。可是揚州府居然沉寂無聲,對楊臺的試探毫無反應,怎能不讓朝廷中的大佬們人人驚異?其實還真是巧合了。

丁運使因爲李佑的事,被朝廷罰了閉門自省三個月並嚴干涉地方政務,這種時候哪敢主跳出來送人把柄。更何況鹽務直屬戶部,又不歸巡管,揚州城裡還有其他衙門,著急的應該是地方。

耿巡道則是任期快到了,所以多一事不如一事,不管什麼大事都裝聾作啞,只求平穩渡過最後幾個月,然後京接考計。

羅大人與李大人這兩個將因爲巡移駐而害最重的地方,經過談後,不約而同認爲對方會出手,爲了避免被楊臺惦記上,自己還是爲對方搖旗吶喊的好。最後,誰也沒有上奏朝廷拼命反對。

Advertisement

就這樣,揚州府在衙門移駐事宜上,出現了十分詭異的默不作聲狀態。

這種狀態,被朝廷順其自然的認爲是默許,既然揚州府都默許了,那就皆大歡喜的批準了移駐到揚州。

對揚州城裡的員而言,這是一場面對強大外敵卻還在不停耗的悲劇…

朝廷的詔令,在揚州場引起了波瀾,特別是羅大人與李大人這兩個地方到的衝擊尤其爲大。但這場波瀾,僅在員的中,衆人上依舊互相恭賀過年,彷彿並無此事似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揚州城在巡問題上依舊保持了沉默,也許此時衆人都覺得想說點什麼也晚了。

收了一籮筐名帖的李大人過年過的心不在焉,始終在考慮楊臺的事

至今他仍不認爲自己先前的作爲有錯,正所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那姓羅的就堪稱是豬一樣的隊友,自己是被他拖累了!

而且這次他算是切會到了遠離廟堂的弊,信息傳遞多有不便利之。自己的心思沒法即時準確的傳給朝廷,也沒法很即時準確的得知消息。

過去先不想了,在巡移駐揚州已定局的況下,還是要多想想今後的境和路子纔是,李佑暗道。

是兼管民、軍、監察的大員,在地方上專斷權力極大,權限幾乎沒有死角。可稱爲超迷你微型巡李大人實在想不出自己能有什麼辦法對抗一個正牌巡

以前的各種套路和法子,基本都沒用了,他不可能像對付府衙那樣與巡對抗。他連從三品衙門鹽運司都搞不定,更何況正二品的巡衙門。

李大人首先擔憂的是,巡的到來,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迎駕大事。如今他與羅參政疆界分明,互不干涉,倒也清靜許多,但巡到來後可不存在這種約束。況且迎駕這種大事,巡興趣纔怪,肯定要手的。

Advertisement

其次,他與楊臺在盱眙很是做過一場,楊臺會不會十分記恨在心,以至於矇蔽了理智蓄意要公報私仇?這也是拿不準的。

就憑這兩條,李大人對楊臺的到來,態度上就很排斥,這點與羅參政一般無二。

李佑在思考中一直度過了正月十五。最終只得出一個結論,想對抗巡是十分不明智的,是萬萬不可取的,是走火魔的表現。

此外,李大人心中也漸漸有了主意。萬事都是有利有弊,巡的到來,不但有其弊,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許是一個大機遇。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