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奮鬥在新明朝 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

《奮鬥在新明朝》 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

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

景和八年五月,揚州城裡的宴飲忽然又流行起擊鼓傳花遊戲,中者飲酒作詩簪花誇示,邊必然還要有人相伴,所謂簪花擁神仙骨也。但縱酒狂歌宰相纔是不大敢說的,誠然如李大人所言,揚州士風還是比江南地區稍微醇厚一點點。

而時尚發起者李大人這幾日很忙,忙於在縣衙栽竹子。那天見到個做鄭燮的人,使得他產生了很大危機。在另一個時空裡,這位怪纔有幾首很不錯的竹子詩詞,但在這個時空李佑尚未來得及抄襲,所以頓生時不我待之

這幾天要先把竹子種上,製造出創作氛圍,然後抓時間將詩詞剽竊過來。

吏房晁司吏圖謀典史職位,往縣尊這裡跑得很勤快。見縣尊好竹,他大包大攬的不知道從哪裡移植了百十株,在縣衙後堂周邊栽了幾片。

李大人悠閒了幾日,也被揚州場議論了幾日,大家對他的觀有點一言難盡,只能說很複雜。

這天,李縣尊正在後堂判事,忽然得報說胡先生回來了,他便吩咐道:“速傳!”

胡先生自然指的是前任江知縣的師爺胡振汝,前陣子他向李佑揭發了鹽商邱家唆使江知縣挪用庫銀販運綱鹽,結果在安慶府地段沉船本無歸的事,然後被李佑發下牌票派外差去勘查沉船事故。

又過了片刻,只見衫敝舊、滿面風塵的胡振汝被引到房中,李佑暗暗好笑,這胡先生也是個活泛人,故意肯定是故意整了這麼一付尊容。

“在下不辱使命!”胡振汝當頭先說了這麼一句,然後才細稟道:“在下這次到了安慶府,在邱家上報沉船之附近兩個縣河泊所查過,簿上確實登載有沉船記錄。但在下使了銀子,又於河泊所小吏中得知,這個記錄是某揚州鹽商花錢買通河泊所大使僞造的,在下猜測這鹽商必是邱家了。”

Advertisement

沉船是假的更好,省去另作手腳了…李佑邊吩咐上茶,邊問道:“僅僅如此?”

“在下又至附近村落,拿出本縣牌票,又打點過,請了幾位耆宿老人出文書爲證,江上並無鹽船礁沉沒之事。”

“辦得好!”李佑稱讚道。國朝最基層實行里老制度,裡中老人耆宿有半份,在鄉村有很大話語權,也被府視爲縣衙下一級執行機構,在國朝初年時,甚至可以聯名保舉地方。有這樣的人爲證,那在審案時是可以採信的。

當即李縣尊點差發牌,著人去拿鹽商邱立過堂。

不過直到日頭西斜,衙役纔來銷票回稟。那衙役唯恐縣尊怪罪,急著解釋道:“不是小的不盡心,那邱立不在家中,小的費盡力氣纔在城南浴堂中尋到他。”

李縣尊懶得理他,傳令升堂。

人稱邱大人的被帶上堂來,李佑掃了他幾眼,果然是白皮模樣,舉止也是忸怩作態。能從喜男風的江知縣那裡騙去四千兩,確實有專業本錢。

不過李大人不好這口,沒興趣再細看,並忍住他的慾,拍下醒木喝道:“堂下何人!自報家門!”

估計金員外家齊大掌櫃在縣衙被整治的消息傳開了,這邱大人跪的十分痛快,道:“縣尊爺爺!在下邱立,世代行鹽爲生。正洗浴間,便有公差相擾,心肝驚嚇不停,委實不知因何事過堂!”

“刁民!你行騙府盜用庫銀,圖賴至今…”

“縣尊爺爺!並無其事啊!”邱立道。

李佑大怒,甩了籤子喝道:“誰許你胡!左右掌二十!”

李大人還是沒忍住他…直打得邱大人口鼻鮮長流,但仍抵賴不認:“小的並不知所說庫銀是何事。”

Advertisement

“你家窩數一萬三千引鹽至需要八千兩本錢,據本所知,你去年的本錢都是借來的,敢將所用銀兩來頭明細一一寫出,待本拿去與各方對質麼?”

那邱立眼見實在搪塞不過,只得承認道:“在下確實找江縣尊拿過四千兩銀子,聲明合夥運鹽,得利對半分,怎奈天意不作,鹽船在安慶府沉了…”

“還敢欺瞞本!”李佑厲聲道:“本已查得,有裡中老人及江上漁夫多名爲證,安慶府去年至今,並無鹽船沉沒,證據俱在!你這刁民該當何罪!”

邱大人沒料到到縣尊居然不惜州過府的查訪此事,還弄出了證據,呆了一呆。李佑卻不給他尋思時間,又摔了籤子喝道:“還不肯招?重責二十!”

邱立害怕皮之苦,想著扛不過,便道:“在下招了招了!確有騙取江縣尊銀子之事!”

李佑冷笑道:“刁民休要避重就輕!罪名不是騙取江大人銀子,而是盜用縣庫銀在先,又僞造沉船詐騙府、迫知縣自盡在後!你以爲府的銀子是那麼好竊的?今日你見識見識什麼是法如爐!”

若詐騙無非就是賠錢挨板子,但縣尊口中吐出來的這些罪名實在有點重,盜用庫銀、詐騙府、知縣自盡,一個比一個令人心驚跳,使得邱大人不花容失,“縣尊爺爺,並非…”

李佑不與他講理,只管喝道:“不招就打!左右狗才還不手!”

邱立一連捱了三十多重板子,又被潑醒,終於不住,暗示道:“在下願先吐還贓銀…”

這意思是要送好求饒了。在邱大人想來,江知縣已經自盡了,虧空也補上了,任何多一事不如一事的員都不會再翻出來給自己添麻煩。新縣尊還揪著這事不放,無非就是要敲他點銀子。

Advertisement

但邱大人又一個沒料到的是,李縣尊竟然清如水明似鏡!李大人面對賄賂無於衷,大義凜然道:“不認罪名,談何贓銀!不招上夾!”

哎喲,這縣尊實在蠻不講理…邱立和兩旁值堂皁隸齊齊想道。邱大人又一想,縣尊是新來的所以沒有關節門路可通,不如在他這裡先認下了,等本案上報到府衙、分司時使錢買一個屈打招了事。

計議已定,邱大人便有氣無力道:“在下全招了!”

聞言李佑緩和口氣,雨過天晴和的問道:“除了盜用銀,你運鹽其他本錢從哪裡來的?”

邱立雖然糊塗縣尊問這作甚,但臉和背後的傷勢仍在作痛,心下畏懼如實答道:“找了六位同鄉借的。”

“都是鹽商?”李縣尊繼續盤問。

“是,共借了五千兩。”

果然如此,揚州鹽商百分之八十都是徽州人,彼此之間互相幫襯也是常有的事。李佑又問道:“這筆款子不小,拿來運鹽時你們如何約定的?”

邱立愈加糊塗,但這也沒什麼不可說的,這年頭合夥運營、對半分利是很常見的生意經,比如東家出錢、夥計出力,年底盤點後利潤各取一半的做法。所以邱大人還是如實答道:“在下出窩本,他們出銀子,合夥運鹽,其利各半。”

“哦?本也常聽說合夥的法子,你們這就算是合夥?”

“確實是合夥。”邱立老老實實道,李大人看了看值堂書吏和崔師爺,點點頭道:“是合夥,那便他畫押罷”

如果邱大人此時擡起頭,就會發現縣尊的角閃過一抹詭異的笑意,刑名師爺也忍俊不

次日清晨,李縣尊敲鼓升堂大點兵!按著花名冊,將三班衙役連帶幫役點了一百來人,匯聚在大堂前。

Advertisement

一時滿衙震,胥吏皆驚疑不定,不曉得縣尊忽然聚集壯人馬作甚?按著往年經驗,莫非是什麼地方發現了鹽梟,縣尊要大家去查捉拿…需如此大規模出應對的鹽販子,武力定然不凡,這一去是要玩命哪。

被點到的不明白,其他人也好奇,都聚集在大堂周邊圍觀。

底下猜測時,李佑緩步踱出大堂,立在月臺上。全場便安靜下來,聽從號令。

“前任江知縣之事,本縣終於有所查明,有七名嫌犯合夥行事盜竊銀!現仍有六人未曾到案審,今日便差遣爾等分頭捉拿!”

若有典史,那麼就該典史上前道“請大老爺示下”。怎奈目前江都縣典史空缺,李佑只得很沒排場的繼續說道:“六人皆爲城中綱商!第一隊,捉拿王淳!第二隊,捉拿劉重選!第三隊,捉拿周恆!第四隊,捉拿鄔鈺!第五隊,捉拿姚士銓!第六隊,捉拿孫開鼎!戶籍冊頁上有住,爾等各自去戶房領取,務必力!”

聽到命令,當即滿場靜不下來了,衆人紛紛頭接耳。

綱商就是在冊鹽商,雖然縣尊念出的六人中沒有八大巨頭如金百萬那個檔次的人,但一口氣抓六個鹽商,仍是近年有的大事件,估計頃刻之間就要轟全城了。可事前沒有任何徵兆,這其中的弔詭真是晦暗不明。

刑名師爺崔真非立在一旁十分憂慮,抓捕之法怎能是這樣的?那些有錢鹽商彼此纏枝繞,耳目靈通,說不定縣衙裡就有很多線。所以想去抓人,必須要暗中佈置,突然襲擊才能得手。

或者只派一個差役持票上門傳喚就可以了,被傳的人只要不想造反,都得想辦法應付應付。

哪有如此大張旗鼓、唯恐天下不知的道理?

其實泄出去被嫌犯逃匿還是小事,大不了徒勞無功,但真要惹得人心惶惶出點子就是麻煩了。要知道,那幫鹽商多有同鄉同宗,常常同氣連枝,這次如此搞法靜真的太大,東主實在莽撞了。

就這一會兒,崔師爺已經目睹到有幾個小吏悄悄出了儀門狂奔而去,他便曉得,今天必然無功而返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