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都市爽文 二號首長 第003章

《二號首長》 第003章

就算唐小舟不通知,縣裡市裡恐怕也會做相應的準備。既然車隊北行,北部的三個鎮,估計全都嚴陣以待。到了寧橋鎮,鎮黨委和鎮政府的幹部們,早已經在此等候。唐小舟正想給趙德良打個電話解釋一下,趙德良的電話先來了。他並沒有問這些人是怎麼知道的。趙德良的人生智慧,全部是關於場的,正所謂世事明皆學問,他對於場,早已經明瞭吧?這類事,自然逃不過他的法眼,因此也就沒有必要問。

他對唐小舟說,別停,直接去板栗廠。

因爲是合併後的大鎮,鎮政府去板栗廠,還有些距離。鎮裡怎麼準備,唐小舟就不管了,他最爲好奇的是,趙德良怎麼告訴他們此行的目的?

後來,劉民才告訴唐小舟,坐上考斯特後,趙德良一直沒有談此行的目的,只是和鍾紹基以及劉民談雷江的一些況。

趙德良對劉民說,高嵐是雷江最窮的縣,你認爲原因是什麼?

民說,主要是資源貧乏,民風又比較庸懶,幾千年來形的習慣,正像一首古老的歌謠唱的,日出而作,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與我有何哉?高嵐的民風,就是隻求三餐,不思進取。

趙德良立即轉了一個話題,說,我聽說,應平同志在雷江當書記的時候,天天打牌,是嗎?

這個問題問得大家目瞪口呆,誰都不敢輕易品評一位省委常委,每個人都三緘其口,不知趙德良是什麼意思。

趙德良接著對餘丹鴻說,丹鴻同志,應平同志現在還天天打牌嗎?

Advertisement

餘丹鴻也不明白趙德良的意思,同樣不敢接,說,這個,我不太清楚喲。

趙德良說,我聽說,剛到省裡的時候,他偶爾還打幾次,現在也還打,已經非常了。應平同志在雷江當書記,整個江南場都說,他是個懶,是個牌。現在怎麼樣?還有人說他是懶嗎?沒有了。人是有惰的,但也是有懷有進取心的。沒有人天生不思進取,關鍵要看他有沒有希

民知道,趙德良這是在批評他關於高嵐民風的說法,頗覺得臉紅。

趙德良繼續說,照我看,資源貧乏是客觀,但不是主觀。主觀上如果想對辦法,走對路子,弱勢也可能變優勢。

即使如此,大家仍然不清楚趙德良到底想說什麼。直到剩下高嵐北部最後一個鎮,大家才知道他的真實地點,仍然猜不他的目的。高嵐已經是雷江最窮的縣了,寧橋又是高嵐最窮的鎮,趙德良跑到這裡來幹什麼?過了鎮政府,趙德良給唐小舟打電話時,大家纔將這個謎底徹底揭穿,甚至認定,一定是唐小舟在趙德良面前說了什麼,才令趙德良如此興師衆。大家心裡有些恨唐小舟了,你吹自己的家鄉,也要靠點譜吧,這樣一個窮鄉僻壤,你把趙書記弄來,現在如何收場?如果事前有些準備還好說,現在是什麼準備都沒有,臨時作,總難免出馬腳。趙德良如果認定這個鎮代表的是高嵐縣是雷江市,麻煩就大了,這些員,很可能因此倒黴吧。

過了鎮政府,趙德良終於徹底地揭開了謎底,他對坐在後排的劉民說,你把那隻包遞給我。劉民坐的位置,原是唐小舟坐的,趙德良的公文包,擱在旁邊。他將包遞給趙德良。趙德良打開,拿出一份文件,對鍾紹基說,這是你們雷江上報的材料?

Advertisement

鍾紹基坐在趙德良邊,他認真地看了看,說,是,這是農業廳要的材料。

趙德良翻了幾頁,指著其中一段說,這個材料,我認真看了,這裡提到的興唐板栗飲料廠,如果真像你們材料上所說,那就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典型。我今天就是想去看看,看你們下面報上來的材料,到底有幾分是真,幾分是假。

聽了這話,無論是鍾紹基還是劉民,亦驚亦喜。喜的是趙德良並不是來挑刺,或者說,不是衝著某些問題而來,是來總結先進經驗的。驚的卻是這個板栗廠,規模太小,對全縣乃至全市經濟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誰都沒有引起重視。如果不是唐小舟了省委書記書,別說唐小慄當副鎮長以及上報這個材料,提都不會有人提到。這麼個不起眼的小廠,趙德良卻興師衆,他們實在搞不清到底是這個材料引起了趙德良的重視,還是唐小舟對趙德良說過什麼。趙德良如果覺得和自己預想不符,這個玩笑就開得大了。

鍾紹基擔心出麻煩,對趙德良說,這個廠的規模不大,別說是在省裡,就是在雷江市,它也只能算是一間很小的廠。我們之所以將它寫進典型材料,有一個原因。

趙德良問,什麼原因?

鍾紹基說,高嵐縣的資源貧乏,在整個雷江市,名列倒數第一。寧橋又是高嵐最北邊的鎮,除了山還是山。山上種什麼都不行,只有種板栗。這個興唐板栗廠,提高了當地板栗產品的附加值,解決了當地就業。

Advertisement

趙德良問劉民,這個廠的年產值是多

民其實並不清楚,卻不能不答,說,一千多萬。

趙德良又問,這個鎮有多人口?

民同樣沒有準確的數字,但知道個大概。他說,兩萬五千多人。

趙德良說,那也就是說,這個板栗廠給全鄉帶來了人平五百元左右的年產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