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貴不語。
嘉芙朝他跪了下去:“李公公,先前皇上鋤之時,我在泉州也有聽聞,說皇上大軍沿途所過,對百姓秋毫無犯,民如子,天下人人稱頌,民極是敬仰。民昨日對崔公公也說了,自知鄙陋,萬萬不敢玷辱皇家,皇上若是為了當年那事,才對我甄家賜下厚恩的話,求李公公,可否代民轉話,懇請皇上另賜恩典?”
嘉芙說完,以額地,久跪不起。
李元貴注視著嘉芙,目里漸漸出一詫異,沉了片刻,道:“罷了,原先我還以為你不懂事說話,這才過來看一眼,瞧著你是知道的,既如此,回去了給你說一聲,至于不,就看皇上意思了。”
……
李元貴回宮,蕭列依舊忙碌,到了晚上,稍息之時,終于想了起來,問道:“甄家那個孩兒,你可替朕去瞧了?雖說甄家當日對胤棠有救護之功,但既立為側妃,人材也是要略過得去的。”
李元貴便道:“啟稟皇上,甄家兒人材無礙,只是有一樁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蕭列翻著手中折子:“講。”
李元貴道:“奴婢去見那孩兒,聽說了一番話,奴婢學給皇上聽。”說著便把嘉芙道給他的那話,一字不地復述而來出來。
蕭列起先還在翻著折子,漸漸停了下來,面微微不快,哼了聲:“這麼說,不樂意朕的這個安排?”
李元貴道:“奴婢不知,這才把話都轉到皇上面前。皇上英明,瞧著辦便是。一個商戶家的孩兒而已,能有多見識?”
蕭列沉了片刻,淡淡道:“罷了,不愿,難為還要給我戴高帽,朕也不好勉強,明日你再走一趟,另賜些東西,把人打發回去吧。”
李元貴笑道:“皇上英明。奴婢知曉了。”
“皇上!”
殿口忽然傳來一道子聲音,李元貴抬頭,見周王妃一華麗宮裝,款款而來,后一個宮,手中端著吃食,便出笑臉,迎了上去,了聲“王妃”。
周王妃到了蕭列畔,站定,看了眼李元貴。李元貴急忙退了出去。那宮將碗盞放下,也低頭離去。
跟前無人了,周王妃聲道:“皇上,昨夜你沒回寢宮,我聽胤棠說,你批閱折子到了天明,我不放心,過來瞧瞧你,你先歇歇,用些吃的可好?”說著到他后,為他慢慢肩。
蕭列笑道:“勞你掛心了。新朝甫定,事難免多了些。等忙過這段時日,朕便會空。你先回寢宮吧,遲些,今日折子看完,朕便回去。”
周王妃慢慢吐出一口氣,收了手,笑道:“那我先回了。皇上你也不可太過勞。”
蕭列含笑點頭,目送影漸漸離開,低頭之時,周王妃忽然又停住腳步,轉道:“皇上,非我故意聽,而是方才恰好來到殿前,無意聽了幾句。那個甄家兒,實在有些不識抬舉,仗著當日送胤棠出了趟城,竟這樣不把皇上你放在眼里!皇上怎還縱著?”
蕭列抬頭,瞥了一眼,淡淡道:“那依你之見,應當如何?”
周王妃道:“這是抗旨不遵!不必立做我兒子側妃了,不做,多的是人想做。投到浣局里,過幾天再看看,我不信還敢如此膽大包天目中無人。”
蕭列皺了皺眉:“罷了,民間之,不懂規矩,何必和計較。此事就這樣了,你下去吧。”
“皇上!”
周王妃還待開口,李元貴匆匆進來,躬道:“皇上,衛國公府裴老夫人來了,求見皇上。”
蕭列一愣,道:“老夫人人在哪里?”
“還在華宮門口等著。”
蕭列立刻投筆,站了起來:“快,將老人家迎進來!”
顧淮之救駕遇刺,死裡脫險後染上惡疾。夢中有女子的嗓音怯怯喚著淮郎。此等魔怔之事愈發頻繁。 顧淮之的臉也一天比一天黑。 直到花朝節上,阮家姑娘不慎將墨汁灑在他的外袍上,闖禍後小臉煞白,戰戰兢兢:“請世子安。” 嬌柔的嗓音,與夢境如出一轍。 他神色一怔,夜夜聲音帶來的煩躁在此刻終於找到突破口,他捏起女子白如玉的下巴,冷淡一笑:“阮姑娘?” ……
前世的顧驚瀾將一顆心都捧給了慕容卓,滿心籌謀只為助他奪嫡登位,最終卻換來滿門盡滅,被剖腹殺子,受盡折磨而死。今生她懷著驚天恨意歸來,亂江湖,動朝堂,戰沙場,梁國百年來首位以女子之身成為三軍統帥之人,在這群雄并起,英才輩出的時代,顧驚瀾之名傳…
沈夷光做了個夢,夢里她傾慕多年的太子表兄原來另有所愛,娶她不過是一時權宜,兩人結縭數載,太子對她展顏的次數屈指可數,她的十余年相伴不過是場笑話。為了真愛不受委屈,太子在登基之后,迫不及待地將她囚于深宮,意圖廢后,給真愛無雙榮寵,她這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