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將就到現在。
新城公告出來之后,姑娘們聚在一起商議。
“唐雯,尤慧,你們倆以后肯定能進總衙財務部工作,有沒有打算在新城就近買一個宅子?”
尤慧連忙擺手:“還是沒影兒的事!除了部長由殿下直接指定,其余職務都是需要通過考核的。”
“哎呀,你們這麼能干,一次考試算什麼?”
“哈哈哈,不能這麼說,人外有人嘛。”尤慧謙虛笑道,“倒是你們,手里頭有閑錢,又在紡織廠做事,不如就近買個房子好了。”
其實姑娘們都想搬離這座宅院。
雖然這座宅院是采夏和逢春管事給們找的,每月租金不高,分攤下來可以忽略不計,但這里畢竟曾給們帶來過影。
去紡織廠做事前,周圍街坊知道們的遭遇后,大多以一種鄙夷或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對待們。
們長期于一種抑而痛苦的境地里。
后來去紡織廠做事,有錢了,腰桿子直了,可一看到悉的鄰居,那種影還是會襲上心頭。
們想換一個新的環境。
新城就是個好去。
想去新城的姑娘有很多,當然,也有不想去新城的。
“我、我定親了,他家在舊城,我在新城買房子沒用。”
尤慧便道:“那你也可以在新城買房子當自己的娘家,要是哪天你心不好,還可以去新城住幾天散散心。”
擁有一個只屬于自己的房子不好嗎?
“可是,我也不知道新城房子貴不貴,我不一定能買得起。”
“你每月薪酬不啊,這幾年都沒攢下來?”
“之前他家大郎過生辰,我花了不錢買禮。”
“……”
尤慧是個潑辣脾氣的,忍不住提點:“你過生辰,那個什麼大郎給你送禮了嗎?”
姑娘說:“大郎才五歲,如何給我送禮?”
尤慧直覺不對勁:“那個大郎和你未來郎君是什麼關系?”
“大郎是他發妻所生。”
姑娘們:“……”
有人忍不住問:“你要去給人做繼室?”
姑娘低下頭道:“我已不是清白之,只能、只能……”
尤慧差點翻白眼,恨鐵不鋼道:“你怎麼能這麼想?難道只允許過親的男子娶清白的姑娘,不允許子嫁給清白的郎君?你要是真喜歡他,真愿意嫁過去我沒什麼好說的,但你要是只因為這個退而求其次,你就是真傻!”
“……”
姑娘們都沉默了。
雖然尤慧說得沒錯,但這個世道就是這般,不嫌棄子失了清白的男子又有幾個呢?
尤慧嘆口氣,拉著唐雯回了屋子。
“雯姐姐,新城財務部副部長有六個候選人,咱倆一定要爭取考上!”
唐雯頷首應了一聲,轉而道:“阿慧,我打聽過了,新城的房子現在售價不算便宜,單憑咱們手上的錢不一定能負擔得起。”
“啊?”尤慧一臉失落,“那該怎麼辦?”
唐雯握住的手,眉目昳麗人:“我想,不如你我二人合買一間,這樣手頭還能有余錢,不至于捉襟見肘。”
“可以這樣嗎?”尤慧高興得差點跳起來。
唐雯笑答:“可以。”
尤慧一把抱住:“就聽你的!以后咱們一直住一起!”
兩人商量好之后,找了個空閑去新城總衙申請。
負責登記的小吏說:“你們來得有些遲了,好一點的位置都被定了,這是剩下的位置,你們自己挑,挑完了填寫申請表。”
兩人便到一邊挑房子。
“唐姐,尤姐,你們也來買房子?”陶琨驚喜的聲音傳來。
他如今已是個大小伙,長得眉清目秀,很討小娘子喜歡。
尤慧抬頭笑著打招呼,又看看他邊的青年,問:“這位是?”
“這是我好友,章風!”陶琨熱介紹,“章風,這兩位娘子是咱們財務組的唐姐和尤姐。”
章風忙行禮道:“章某見過唐娘子,見過尤娘子。”
這就算認識了。
陶琨問:“尤姐,你們打算買在哪里?”
他想跟人做鄰居的。
尤慧道:“正在選呢。你快去領申請表,別耽誤工夫了。”
“好!”
經過挑選,陶琨功跟唐雯和尤慧做了鄰居。
新城住宅賣得火熱,商鋪更甚。
在此之前,因為工業區聚集了大量的工人,他們拿著高薪不愁吃喝,唯一的缺點就是采購不方便。
于是,不貨郎抓住這個商機,經常在工廠外賣,賺了不錢。
如果能擁有一個固定的鋪面,他們便不用每天起早貪黑走上幾里地去新城賣貨。
而且,新城以后住戶會越來越多,這些鋪面只會更值錢。
不僅底層貨郎們心,城中一些掌柜的也頗為心。
能做生意賺錢,缺不了敏銳的嗅覺。
新城開發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以后各方資源都會向新城傾斜,而且新開發的地方,多會有一些優惠政策。
大家搶破了頭,使得新城商鋪的售價越炒越高。
樓喻建設新城,耗資巨大,他不可能不用新城賺錢。
商鋪賣價越高,他就越賺錢。
但眼下事稍稍有些離控制了。
如果有人高價購得店鋪卻不自用,而是再高價租賃出去,無形中將會提高做生意的本,本提高了,東西的賣價自然也會提高。
到最后,吃虧的還是老百姓。
樓喻遂定下規矩。
一戶名下最多只能購得一間鋪面;每間鋪面據建設本、地理位置等因素估算價值,定下售價;意愿人再提供財產證明和信用資質,總衙經審核后再確定買人。
好了,沒得炒了。
就在老百姓熱買房時,慶州城舉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的公職人員選拔考試。
文職和武職的考試方向不同,考試容也不同。
文職需要考驗常識、文化水平、基本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公文寫作能力。
武職的筆試容比文職簡單不,但多了一項能測試。
這次考試,考得報名者懷疑人生。
他們最悉的經史子集考是考了,但所占容得可憐,剩下的題目有很多本看不懂啊!
樓喻要的不是只會拽文的人,他要的是思維活躍、能干實事的人。
雖說一場考試并不一定就能篩選出合適的人才,但總歸能剔除無用之人。
公職選拔考試事宜,樓喻基本都給楊廣懷負責,他則窩在東院,撰寫《新城公約》。
新城就要有新城的樣子!
“殿下,霍統領來了。”馮二筆在門外稟道。
樓喻頭也不抬,“讓他進來。”
他匆匆寫完一行字,覺得不滿意,又劃掉,重新落筆。
霍延見他伏案忙碌,便沒打擾他,一直等到樓喻擱筆,才遞上一杯熱茶。
“剛才忽然有了點靈,不寫下來怕忘了。”樓喻笑著解釋了一下。
“嗯。”
霍延行至他后,用指腹輕輕按他頭上位,低聲囑咐:“不可太過耗神。”
樓喻無奈笑道:“爹娘說我,阿姐說我,二筆說我,現在連你也說我了。”
“好,我不說了。”
樓喻轉過,手抱住他,腦袋著他腹部,嘀咕道:“阿延,咱們還是缺人才啊。”
是一個新城衙門都填不滿人,實在人揪心。
“阿喻聲名未顯,不用心急。”霍延繼續替他按,低聲安,“待有一日,阿喻聞達于天下,定有無數有識之士前來投效,屆時,你該發愁如何給他們分配職位了。”
“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