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宗親家的小娘子 第77章

《宗親家的小娘子》 第77章

謝遲瞅瞅,以手支頤:“你是不是覺得對不住們了?”

葉蟬說那當然是啊,人家好端端的倆姑娘,被賜進府來,一輩子就算代在這兒了。雖然他們確實也是無奈接,但還是委屈了們嘛!

謝遲點了點頭,又道:“那你反過來想想,若們沒進府來,在民間自行婚嫁,大概是如何呢?父母之命妁之言,其實也未必多如們的意,若進了門楣高點的人家呢,許還免不了要面對後宅鬥爭——相對而言,咱們府裡算很和睦了好嗎?有你我盯著,飲食起居一概不會虧了們,只要們不惹是生非,可以一輩子過得怡然自得,你不用因此愧疚。”

更多的他不敢說,但他可以保證,在吃穿用度方面府裡不會讓們委屈,更比民間的日子要好上不。這麼算來,唯一委屈們的,就是男床笫之歡,可這一點上,開誠佈公地說,就算們另行婚嫁,其實也未必能得到滿足。

他和葉蟬能過這樣,委實太難得了,他們兩個都格外幸運——這一點,他接的人越多,就越發清楚。

葉蟬被他說得愣了愣,遲疑著反駁他:“這麼說是不是有點……厚臉皮?”想著自己的長然後告訴自己沒對不起人家?聽起來莫名尷尬啊……

謝遲嗤笑:“那你自己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只因為這是咱們自己家,我說了這話讓你覺得厚臉皮,可但凡道理是通的,誰說不一樣?”他頓了頓又道,“你不考慮這些,想當然地去憐憫、去發善心,那善心就只是拿來安自己的好嗎?”

他說得刻薄了點,不過道理也就是這樣。吳氏閔氏若日後對府裡不滿、想走,他們遲早會知道。可眼下二人才進府第一天,就瞎覺得對不住,實在沒必要。

Advertisement

他如果不把這份莫名其妙的愧疚釋開,那唯一的解決方法便是給們另行婚配。可府是憑著聖旨,要另行嫁人可就只能找門當戶對的甚至低嫁了——也就是說,最多也只能嫁個尋常人家,那對們究竟是好是壞?不好說吧?

保暖才能“思”,要為下一頓飯發愁的人,不會去追求詩詞歌賦裡的食無憂才是首要的。

而能過得食無憂的人,從來都很。就連他們府裡,早幾年不也很拮據?

葉蟬現下是自己過得好了就直接忽略了這一層的考慮,不客氣點說,這“何不食糜”。

……唉。

謝遲忽而歎了口氣。早幾年,這些現實、殘酷,還著些勢利味道的想法,他是不太會有的,如今想得越來越多了。

然後,他不由自主地又想到了那些佃農。

就算說這麼大的一個國,人各有命是難以避免的,佃農們的境遇也還是過於淒苦了。導致他們如此淒苦的卻不是那麼多的無可奈何,只是因為朝廷要養宗親,只是因為接連幾個皇帝都拉不下臉來打破這不該存在的世襲罔替的慣例。

謝遲趕忙搖頭把這種怨憤摒開,緩了緩息,再度寬葉蟬:“別多想了,好好過日子,有些事非你能左右,你便也沒有那麼多對不住旁人的地方,放心吧。”

葉蟬悶悶地點了點頭,心知他說得有道理,只是還需要一些時間來說服自己接這些。於是沉默了一會兒,了人進來,吩咐說挑幾匹好看又舒服的布料賞下去。閔氏、吳氏外加容萱,還有減蘭都有。

五王府,世子謝遇在新賜進來的府後,也沒心思去見,自己繼續在書房裡頭憋著。

Advertisement

快一個月了,他都回來快一個月了,陛下愣是沒見他!

他那差事辦得漂亮,原本琢磨好了要邀功,誰知陛下就這麼黑不提白不提,好像把這事兒給忘了似的,誰也不理了?

真是憋屈得很,要不是為了立功,誰想大夏天往喬州跑啊?謝遇覺得自己有苦說不出,覺得這事不對勁,可是又想不出是哪兒不對勁。

又煩了大半天,他推開房門出了屋,往徐側妃那邊去了。徐氏正在屋裡哭呢,哭得謝遇一愣:“怎麼了?”

“……殿下。”徐氏轉頭一看見他,就哭得更厲害了,噎噎地跟他說,“東宮、東宮說讓元景去伴讀。”

元景是謝遇大婚前侍妾生的孩子,今年三歲。那侍妾產後崩沒留住,他就把孩子給了徐氏,有了正妃石氏後也沒再變。徐氏平常爭寵歸爭寵,可待這孩子卻真是真心,一聽說東宮要人,一下就撐不住了。

謝遇蹙了蹙眉頭:“這有什麼的?這是好事,東宮的太孫來日要承繼大統,孩子先進去陪陪他,將來自有好。”

“你怎麼這麼說呢?!”徐氏一雙淚眼滿含震驚地著他,爭道,“東宮可說了,一旬才能回家兩天。他還那麼小呢,從沒離開過我,宮裡規矩又多,他怎麼得了!”

“唉……”謝遇看了看徐氏,本來就煩不已的心裡覺得愈發煩躁。徐氏則突然覺得他陌生,不懂他怎麼突然這麼無

那孩子可是他的親兒子,反倒和並無脈聯繫。哭得眼睛都腫了,他竟然不當回事?

想再跟他爭辯一二,謝遇卻先一步擺手道:“這事就這麼著了,明天一早,我送元景進宮。”

明天?!

徐氏一口氣驚在中,好半晌都沒能給他反應。謝遇沒心再多理,轉出了的院子,駐足想了想,想起了剛府的妾室。

Advertisement

他問了問邊的宦,新府的三人住在何,宦回了話,謝遇舉步便去了,也沒再多想元景的事

翌日上午,謝遇把元景送進東宮時,紫宸殿中就也聽說了這事——傅茂川是當個喜事稟的,告訴皇帝說:“陛下,太子妃殿下給皇長孫找伴讀的事,妥了。”

皇帝一怔,暫且放下了手裡的摺子:“哪家的孩子?多大?”

他覺得小的肯定沒有,若是大些的孩子——五六歲的也就得了,如若七八歲,還是崔氏送回去得好,不然人家比元晰大那麼多,讀書怎麼可能讀到一起去?

卻聽傅茂川回道:“五世子的孩子元景,皇長孫小一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