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第一奇兵 第401章 出兵方向

《三國第一奇兵》 第401章 出兵方向

時間不長,龐統、徐庶和蒯良三人聯袂進,行禮后坐下來。

袁尚說了剛才提及的遼東問題,以及李儒剛才的分析,說道:“關于如今遼東方面,你們是如何考慮的?”

龐統、徐庶和蒯良三人都在思索。

王越的拱衛司,安排的人滲各地,當然也包括遼東也有拱衛司的哨探,所以龐統、徐庶和蒯良平日里,也接到了遼東的報,知道遼東局面。

龐統思忖一番,開口道:“關于這一戰的走向,我認為應該全力攻打遼東。按照拱衛司打探到的消息,從昔年黃巾之開始,到大將軍和公孫瓚鋒時,因為連續的戰,許多的百姓、士人都逃難到了遼東去。”

“由此可見,遼東的人口以及士人是不的。如果能奪取遼東,必定增強趙國的底蘊。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遼東是北方的腹地,奪取了遼東后,后方更穩定,再無任何問題。”

“從這一點看,我認為應該奪取遼東。至于曹這里,暫時不。殿下以雷霆之勢,在今年就奪取遼東。明年開春后,自然可以和曹一戰。”

袁尚微微頷首,卻是不曾表態。

龐統的思路,便是更為穩健的先解決后方。

后續,再攻打曹

蒯良正道:“殿下,卑職也贊同出兵攻打遼東。我考慮的問題,除了龐軍師提及的容,還有一個方面。公孫度曾經安排人,自遼東出海,直接殺到青州東萊郡。”

“只是,被掌握青州東萊郡的曹軍擊敗。我們擊敗公孫度,就可以順勢掌握了這一條航線。屆時,攻伐青州可以策應沮授。甚至,可以借此進一步攻打徐州等地。”

“可以說,這是一條戰略要道。還有一點很關鍵,曹和江東孫權已經是聯合,上一次大戰時,就有孫權要出兵相助曹的事。到下一次大戰,我認為孫權不會作壁上觀,必定會介戰場。”

Advertisement

“孫權最合適的安排,是在哪里呢?就是在海上這一條線。”

“如果我們沒有海上航線,孫權就可以自海上長驅直,直接攻打冀州。一旦我們掌握了遼東,有這些航船和水軍,那就可以反攻江東,擊潰江東兵力。”

蒯良道:“如今既然是謀劃,自然要謀劃全局,考慮長遠。”

袁尚聽到后,臉上浮現出一抹笑容,贊許道:“寇可往,我亦可往。這,才是最合適的安排。從蒯良的分析看,遼東是必須要奪取的。”

徐庶緩緩道:“殿下,卑職的意見和蒯良、龐統一致,都認為遼東關鍵,必須要奪取。所以這一方向,是必須要出兵的。如如今考慮的關鍵,是應對曹一方。我們是直接攻伐曹,還是暫時鎮守,采取以守為攻的策略。”

“應對曹方面,才是關鍵。”

“我認為曹不可能無于衷,肯定會做出應對的。拱衛司在許都有人,在曹麾下有人。同樣的道理,曹在我們鄴城,在整個冀州等地,也一樣是有探子的。”

“遼東的消息,瞞不住。”

徐庶眼神中著睿智,分析道:“卑職建議,北方由黃忠負責。最多,再調一支兵力北上,再安排一個謀士北上協助。鄴城這邊,還是要防備曹的進攻,不需要和曹開戰。”

袁尚聽完后不曾表態,看向李儒、龐統和蒯良,道:“你們的意見呢?”

李儒說道:“殿下,卑職贊同主攻遼東,不出兵和曹一戰。如果曹北上東郡,我們迎戰就是。總之,不主出擊。”

先前,李儒提出了各方向的況。

沒有給出明確答案。

如今,他也愈發清晰,所以認同北上一戰,曹方面還是不主出擊。如果曹要戰,那麼趙國奉陪到底。如果曹不出兵,那就全力攻伐遼東。

Advertisement

蒯良表態道:“殿下,卑職也認同主力在北方遼東開戰。曹這里,不需要去,以靜制就是。”

龐統道:“殿下,卑職也贊同。不過卑職請戰,請求北上遼東。實際上攻伐遼東,也涉及到烏桓方面。此前我們攻打烏桓時,不曾滅掉烏桓,只是在幽州擊潰了對方。這一次,便徹底覆滅烏桓大軍。滅了烏桓后,所有烏桓人遷地,再奪取遼東。整個幽州東北部,以及遼東半島盡數掌握在手中。”

他是一貫喜歡作戰的。

留在鄴城,沒有什麼事發生。

唯有北上,才有機會。

一想到覆滅烏桓,這樣的大功勛,雖說比起驃騎將軍馬踏賀蘭山差了些,可是也很不錯了。

剿滅胡人,這是機會。

徐庶看著龐統的神,他輕輕一笑,道:“士元倒是積極,上一次并州戰事,就是你去了并州,協助黃忠。如今這一戰,總該是我北上了吧?殿下,卑職也請戰北上,協助黃將軍攻伐烏桓。”

蒯良、李儒卻是不曾請戰。

李儒本就是坐鎮后方的大管家,蒯良上了年紀,子骨不怎麼好,不適合北上。

袁尚輕輕一笑,道:“關于這一戰的安排,依本王的打算,此番滅烏桓、公孫度一戰,本王仍是親自前往。徐庶、龐統隨行,后方給李先生和蒯先生負責。至于軍隊,本王只調三千騎就是。魏延、陳到各自率領的大軍,依舊坐鎮在鄴城,隨時聽候調遣。只要是曹要發兵,那麼陳到和魏延都可以前往馳援。”

李儒早就悉了袁尚的秉

這位主,可不是喜歡呆在家中的人,要知道之前袁尚南下荊州時,曾以數兵力,就敢和曹一戰。

如今,都已經是收斂了很多。

Advertisement

李儒頷首道:“殿下,卑職贊同。”

蒯良了解過袁尚的況,他卻是覺得袁尚離開不合適,主道:“殿下,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鄴城這里,還是殿下坐鎮最為合適,不適合直接離開啊。”

袁尚笑道:“哪有什麼危險的,本王去了北方,也不會親自去廝殺。本王在,能鼓舞士氣。更何況后方一切穩定,有李先生和蒯先生,我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蒯良道:“罷了,一切聽殿下的。”

袁尚臉上掛著笑容,道:“既然沒有什麼意見,那就去準備一番。如今準備好,我們八月上旬,就大軍開拔北上。”

“喏!”

蒯良、李儒、龐統和徐庶應下,便各自去安排。

袁尚閑下來,則是去后院看孩子了。

袁尚后續要北上的事兒,跟著傳開了,傳到了軍中,陳到和魏延也知道了消息。

兩人一聽到后,哪里能坐得住。

北上廝殺,這是好機會。

錯過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找到這樣的機會,所以必須要北上,兩人急吼吼的又往王府來求見。

袁尚從后院出來,看著兩人,問道:“你們兩人來,所為何事?”

魏延急吼吼道:“殿下,我們是為了征伐遼東來的。這一次北上的戰事,我們怎麼能缺席呢?懇請殿下,準許末將及麾下的將領參戰,讓我們參與這一戰。”

陳到也是道:“烏桓多騎兵,所以末將麾下的騎兵,更是關鍵啊。殿下,沒有末將的騎兵,應對烏桓的騎兵就不容易。所以,卑職請戰。”

兩人都是最希參戰的。

戰場,才是將領該去的地方。

沒有戰事,武將的價值就沒有了,兩人都是希追隨袁尚北上遼東的。

袁尚輕笑道:“你們兩個人,剛剛才來到了王府,說要在軍中選拔將士,同時,還要在整個趙國境開設武舉,遴選虎將和人才。這一事,是你們兩人負責的,如今你們直接北上去參戰,這事兒還干不干呢?”

Advertisement

他早就想到了理由。

武舉就是由頭。

陳到和魏延牽線負責這事兒,自然是兩人負責解決。

魏延的臉頓時懵了。

怎麼的?

這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武舉是大事。

問題是,他想要參戰啊。

魏延吶吶道:“殿下,武舉的確是大事,可否安排其余人負責呢?譬如,李長史來負責。之前,李長史負責科舉考試,取得了功。如今讓他負責,自然是一切順利。”

陳到忙不迭的點頭,說道:“殿下,卑職也是贊同的。李長史能力是一等一的,而且有責任人。他負責武舉,肯定也會大獲功,不需要我們參與。”

兩個人,都不得去遼東。

這是立功的機會。

袁尚撣了撣袍,子也是前傾,笑道:“文人負責武人的科舉,你認為李儒能盡幾分心呢?武舉大事,軍中遴選人才這等大事,連你們這些武人,自己都不上心,自己都不去管,誰還愿意去付出心思呢?”

刷!

魏延、陳到都是面微變。

這話有些誅心了。

可是,卻也是實話,確確實實存在這樣的事。他們自己都不管,還希別人能盡心盡力嗎?

魏延深吸一口氣,他糾結一陣后,最終下了決心,說道:“殿下,卑職明白了。這一次的事,卑職愿意留下來,沒有任何的意見。”

陳到也點頭附和,道:“卑職也贊同,沒有任何意見。”

兩個人,盡皆附和。

原本兩人的心思,都是在北上出征上,如今再無其他的事。武舉是關系到武人最重要的事,第一次的武舉定下,對于未來武人的發展,那是有天大幫助的。

袁尚看著兩人的神,笑了笑道:“一次兩次的戰事,不曾參與到,并沒有什麼影響。更何況,這一次只是針對烏桓和遼東公孫度罷了。”

“倒是趙國第一次開設武舉,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開科取士,打破了察舉制度的弊端。如今,武舉選拔人才,那更是石破天驚,給無數的武人帶來了希。”

“你們兩人負責這一事,便是頭一遭,甚至會因此而青史留名。后世萬千武人,都會念你們辦這一事。所以,不必有什麼擔心的,也不必有什麼覺得后悔。”

“留在鄴城,實際上也是你們的機會。”

魏延的功利心更重一些。

他是寒門出

他沒有份和背景。

這樣的一個出,決定了他很想往上爬,很想要改變自己的現狀。

如今,一聽袁尚說能青史留名,心更是激不已,無比的,因為這是機會。

這是他立下功勛的機會。

魏延鄭重道:“請殿下放心,卑職定會圓滿完任務。武舉,會大獲功的。”

陳到的功利心沒有這麼重,可是一想到留名青史,一想到后世提及武舉,都繞不開他這個負責的人,心也是激不已,主道:“殿下,卑職也愿意留下。”

袁尚臉上多了笑容,擺手道:“既然都明白了,那就退下吧。好好做事前,武舉千頭萬緒,遇到了難事,可以去找李儒、蒯良,他們都是智者,能給你們指點迷津。”

“卑職遵命。”

陳到和魏延齊齊回答。

兩人便不再逗留,徑直走出了王府,只是出了王府后,兩人相視一,雖說眼中都有激,可是兩人各自眨了眨眼,忽然都是輕笑起來。

陳到嘆息道:“殿下真是厲害,不費吹灰之力,讓我們留下來,還得是死心塌地留下。畢竟涉及到武舉,這事兒千頭萬緒,真要辦起來,絕對是復雜。”

魏延鄭重道:“必然是無比復雜的,想一想,李儒這麼厲害的人。他辦的開科取士,尚且有疏,竟然有人冒名頂替。咱們兩人都是人,肯定不好辦好。不過,一切慢慢來,總歸是有一個率先做的。”

陳到頷首道:“是這個意思,反正我們也有足夠的時間。”

魏延忽然說道:“老陳,你說咱們開設武舉,如今咱們想著好,可是,萬一辦得啞火了怎麼辦?”

“不可能的。”

陳到很是篤定的回答。

他眼中放,說道:“天下間,無數的武人難有出頭的機會。如今殿下這里,開設武舉,給予這些人出人頭地的機會。所以,沒有人會拒絕的。咱們,踏踏實實去辦就是。更何況,一切盡了心力,那就足夠了。但求無愧于心,那也就夠了。”

魏延也是點頭回答。

兩人轉就離開了,為接下來的武舉做準備。

鄴城又恢復了平靜,時間一天天的流逝,到了七月下旬,袁尚即將北伐遼東的消息已經是傳出。涉及到大軍調度,涉及到糧草安排,都是不可避免的,無法藏消息。

當然最熱鬧的,仍是武舉。

這是關鍵。

消息傳開了后,無數的文人自是鄙夷,瞧不上什麼武舉。可是天下的武人,尤其是有勇武卻沒有門路的武人,這些人卻是激了起來。

相比于寒門士人,這些武人更是差,他們沒有任何的機會。

只能是投軍。

靠著在戰場上的廝殺,爭取出頭。

如今,袁尚專門開設武舉,給了所有這些寒門武人機會。在這樣的一個況下,隨著消息不斷的往周邊擴散,無數的武人,已經是開始往鄴城方面匯聚。

整個鄴城,又是熱鬧了起來。

甚至除了武人外,許多的游俠兒也是不斷的云集而來。

游俠兒也是武人。

他們有武藝傍,卻是份卑賤,被士人瞧不起,沒有門路,只能在刀口。如今袁尚要開設武舉,這些游俠兒也是大規模的云集,使得鄴城愈發的熱鬧了。

與此同時,這一消息已經傳到了許都,開始在許都引起了波瀾。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