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柚跟著蘇衍離開,蘇衍帶到了一別院前,別院的門楣牌匾上書「鹿鳴」二字。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只從外觀來看,鹿鳴別院便彰顯出一種詩意的意境,難以言說,卻會給人一種幽靜深遠的覺。
蘇衍指了指別院,道:「這是我以前買下的別院,你從姜家搬出來之後,可以住這裡。」
姜柚失笑:「你的別院?我住這裡……金屋藏啊?」
蘇衍看著,頗為無奈地回道:「你倒是讓我藏也不錯。」
姜柚笑了笑,也並未說什麼拒絕的話。
從姜家搬出來之後,的確需要一個落腳點。本來,住在回春堂是肯定可以的,但是回春堂畢竟人來人往,多多還是有些不方便的。蘇衍已經為準備好了別院,也不會矯地拒絕,總歸,欠他的早不是一句謝謝就能說清的了。
「要不要先進去看看?」蘇衍問。
姜柚點點頭:「好。」
蘇衍牽過的手,領著進了別院。
綠蕪牆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別院不大,里卻是雕細琢。腳下是青石塊鋪砌而,錯落不齊,紅綠相,一直延到迴廊之上。牆黛瓦,牆邊鑲嵌著鏤空雕花窗,窗邊閑閑的栽著幾株芭蕉,微風而過,滿園新意。
「院子一直閑置,偶爾才會差人過來打掃一番,等你住進來,再按你的喜好修整一下。」蘇衍對姜柚說道。
姜柚看別院里種種布景,倒還是很喜歡的。
「現在這樣就很好了。」姜柚還是比較滿意的,「你最近要忙著武舉考試,不用太照顧我,我還是能夠保護好自己的。」
蘇衍已經足夠心了,不過也不能總是讓蘇衍照顧,自己也是可以的。而且,蘇衍需要去參加武舉考試,之後很快就要迎來他的人生軌跡了。當他了戰場,也會將從前那些軍功一併拿回來,到時候,他便是國家的功臣,再也不會有人敢怠慢他,他仍然會是那個人敬仰的戰神王爺。
蘇衍點點頭:「我會安排人在這裡保護你,遇到解決不了的事,馬上找我。」
「好。」姜柚笑著應了。
當然會這麼做,和蘇衍已經是同一陣線了。
若說最初是出於愧疚,想對蘇衍好一些,可如今,知曉蘇衍是孩子的父親,想法自然也會有些轉變。前世兩個孩子的慘死,於而言是恨,也是憾,這一世既然可以彌補,為什麼不好好把握,去彌補這些憾呢?
這一世,他們會正大明地在一起,會填補前世所有的憾。
另外一邊,姜仁實了二,最後是被抬回了姜府。他堂堂一個從二品的大員,竟然在大理寺被打得這麼慘,他心裡對許蘭舟和桑的恨意那是蹭蹭上漲,當然,他更恨的卻是姜柚,若非姜柚鬧這一出,本不可能會發生這種事。
可還沒等姜仁實緩過神來,城中卻是流言四起,等到傳到姜仁實耳中時,已經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城中到在流傳,說姜仁實假仁假義,撕毀契約,原本是答應氏給姜柚一個份,可到後來卻想霸佔氏的鋪子的同時,還想將姜柚趕出姜家,真的是偽君子!
城中傳言,愈演愈烈,到最後,姜仁實已經了十足的惡人。
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會在意花是否未婚先孕之事了。
花在這場流言里,變了一個弱質流。
一個可憐的孕婦,為了肚子里的孩子,不得已才與姜仁實做了易,卻不想,姜仁實竟然是這樣的偽君子!
姜柚更是被傳了一直的小可憐,在姜家食不果腹,日子過得凄慘無比。如今,好不容易因救了鎮北王妃而善有善報,可姜家卻容不下這種善意,非得將人趕出姜家,著實是可惡。
只一幾個時辰的時間,姜府門口被丟了許多爛菜葉,民憤四起。
姜仁實聽了下人的彙報,直接氣得昏了過去。
林氏氣不過,直接去了善若閣找姜柚,到了善若閣的時候,姜柚正在收拾行李,已經決定要愉快地搬離姜府了。
林氏總有滿腔怒火,在瞧見這一幕的時候也只能下火氣,道:「姜柚,你這是做什麼?我們也沒趕你出府啊!」
姜柚知曉林氏這是懷之策,吩咐完柳鶯和花燕收拾行李的時候,轉向林氏,微微一笑,道:「這判決以下,我自是要離開姜府了。難為夫人,這麼多年來對我一忍再忍,沒有暗下狠手呢!」
林氏角了,姜柚這話裡有話,說的就是暗中手那幾次,雖然沒有拆穿,可大家都心知肚明。皮笑不笑地開口說道:「姜柚,你這話就不對了,我一個當家主母,怎麼會跟你這個小丫頭計較?這一次,是我沒有勸住老爺,才讓老爺非要去祠堂給你除名,鬧得一發不可收拾,確實是我的問題。不過,這大理寺已經替你做主了,你還在城中散布謠言,中傷老爺,這過分了吧?再怎麼樣……老爺養你十幾年這總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吧?」
「謠言?」姜柚笑了笑道,「夫人是不是弄錯了?我這回來就一直在收拾行李,哪裡有空去管什麼謠言?再說了,先前我也聽說了,這也不算謠言,本就是不爭的事實。許是之前公開審理的時候,百姓們瞧見了,一個個心裡都跟明鏡兒似的,自然就議論紛紛,這才愈演愈烈吧?」
姜柚才不會承認造謠呢,再說了,這哪裡是謠言了?
林氏被姜柚嗆聲一番,本無從辯駁。暗暗想著,到底還是低估了姜柚,這丫頭已經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長了一條隨時能咬人的毒蛇了……
林氏耐著子,笑了笑道:「既然你這麼說,我也無話可說。但是姜柚……今日的路是你自己選的,希你將來能一直走下去,你可別讓我……失才好。」
林氏意味深長地笑著,眼神里有著晦暗莫名的。
姜柚笑著應對:「夫人且放心,姜柚絕不會……您失呢!」
林氏臉上的表收斂,轉離開。
姜柚目送林氏離開之後,正再吩咐柳鶯和花燕幾句的時候,卻又瞧見秦姨娘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