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盛唐風月 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

《盛唐風月》 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

時值盛夏,嵩山林寺卻依舊香火繚繞人氣旺盛。已經是第二次來的杜士儀如同第一次一樣,先是一面逛一面參拜了前頭各大殿佛堂之後,方纔來到了塔林。路找到了一旁那小屋,他卻發現公冶絕正弓腰背對著自己,左手放木料,右手持斧,專心致志地劈砍著前木樁上那一塊塊圓木。之下,只見其左右手配合得天作除了有力而簡潔,更多一份行雲流水。不知不覺,他就若有所思看住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便只聽得前傳來了一個淡淡的聲音:“你可想來試一試?”

聞聽此言,見公冶絕已經站直了子,隨手拿起脖子上掛著的那條布巾臉,杜士儀便若有所思地走上了前。然而,看清了那一把平放在木樁上,斧背厚重斧寬大,鋒刃更流的斧子,他忍不住搖了搖頭:“公冶先生說笑了,恐怕我雙手也未必提得起來。”

公冶絕似笑非笑點了點頭,“果然讀書人便是眼不錯,不至於像那些不自量力的遊俠兒一般,看到什麼都躍躍試。今日怎就你一個?你那個子衝的同伴崔十一郎呢?”

“他家中祖母病了,因而去年末回了東都就久久都不曾歸來。”杜士儀把崔儉玄量了銅膽尺寸,放言回家要鑄造一對一模一樣的事說了,這才從隨皮囊中拿出了那兩個彷彿更顯錚亮的銅膽,於右手把玩了起來。相比從前最初的小心翼翼,如今他每日但有空閒,走路躺下都常常此不離手,因而但只聽見兩枚銅膽在指掌之間飛舞,恰是彷彿輕若無一般。直到公冶絕微微頷首,他這才把這一對銅膽雙手呈了過去。

Advertisement

“此於我來說已經沒用了,你留著吧。”話音剛落,公冶絕卻突然迅疾無倫地探手一抓,只用三指便輕輕鬆鬆將這一對銅膽起,隨即一聲叱喝,就在他眼前的杜士儀但只見兩道寒一左一右從雙耳過,隨即就聽背後兩聲悶響。他深深吸了一口氣,這才徐徐轉,就只見那堅實的青板路上已經出現了兩個深深的凹痕,而兩個銅球已經滾到了靠牆。一想到這東西若是砸到人時的景,他忍不住打了個寒噤。

“這是我請一個煉丹的道士,用銅混合隕鐵紫銅鉛鋅等數金所鑄,所以堅耐磨,到林寺之前,我也曾經用此打過那些飛禽走,如今在佛門之地,用不著了。這手法倒不難,只要你腕力腰力眼力足夠便可,即便打偏,卻也是有打草驚蛇之效,和劍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公冶絕示意杜士儀上前撿起那兩個銅膽,隨即招手把人前,這才淡淡地演示了剛剛的運力訣竅,等杜士儀記住了,他方纔突然開口說道:“聽說天子下了徵書,持幣禮徵懸練峰盧公?”

“是。不過盧師尚未大好,再加上草堂學子云集,恐怕不能立時應召前去東都。”

“原來如此。”

公冶絕若有所思點了點頭,旋即一言不發徑直迴轉了屋子裡。不消一會兒,他便手持一口劍從屋子裡出來。杜士儀恍惚之間竟是有一種錯覺,就只是手中多了那一口劍,這位原本看上去只是格魁梧相貌豪的老者竟是散發出一撲面而來的鋒銳之氣。

然而,下一刻他就知道,這何止是一鋒銳之氣。公冶絕只是右腕一抖,疾刺上斜劈,劍乍現,那種鋒銳之氣一時竟有若實質,隨著那一招一式都在面前漸次演練開來,他彷彿臉上上都能覺到那種彷彿要裂的刺痛。儘管如此,他仍然竭力睜大眼睛分辨其中變化和招式,儘管眼睛幾乎被劍,可他仍然拼盡所能,憑著抄書鍛煉出來的記憶力,生生記下了七八

Advertisement

“殺敵之劍,不在招式,而在隨機應變,窺敵,然後一擊必殺。”公冶絕俶爾收劍解釋了一句,見杜士儀若有所思想了一會兒,隨即點了點頭,他便繼續說道,“但你既然未有與人對戰的經驗,若無固定的招式,窺敵之前,自己就先被人打趴下了。這驚虹劍是我門的劍法。你也不要小看這門二字,只要練純了,就是公孫那般看似水銀瀉地無孔不的劍舞,你再見到也會覺得不過爾爾罷了。好了,你練來給我看看。”

儘管知道公冶絕必然不至於期他立刻能原樣使出來,但要把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作在手上覆原,對於杜士儀來說仍然是一個不小的考驗。接過公冶絕信手丟過來的長劍,他因爲起初那笨拙的作,引來了無數次惱怒的呵斥,直到最後幾乎力坐倒在地,他也不過勉爲其難把作架子給擺了而已。

“好了,我能教給你的便只有這些。招式是死的,人卻是活的,若不戰,一輩子都練不出真正的好劍法。你是讀書人,若遊電,劍若驚虹,這八個字你自己好好味。”說完這話,公冶絕便頭也不回地轉回屋,臨關門之前卻又吩咐道,“見了崔十一郎,記得對他說,學劍之心不在一時,而在一生。”

眼看著那扇門在自己面前徐徐關上,杜士儀看了一眼手中那把樣式樸實無華的長劍,最終一按地面站起來,顧不得上痠麻,深深施禮道:“多謝公冶先生這番指點!”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轉眼間便又迎來了一個新年。學子們離山辭別盧鴻之際,想到盧鴻就要應徵京,大多比往日多了一番傷不捨,更有多年從學的學子伏地痛哭流涕,這才上路回鄉。這一年的除夕節,除卻尚未回來的崔儉玄和裴寧,其餘室弟子都沒有回鄉,陪著盧鴻過了一個團團圓圓的新年。

Advertisement

過了元宵節後,盧鴻便開始預備行程。儘管弟子們人人都願意跟隨,可他仍是隻帶了杜士儀和盧之兩人。一行人乘馬從山路出谷,盧鴻便換乘了那輛崔儉玄留下的牛車,僱了馬車過來會合的杜十三娘和竹影合乘一車,杜士儀則是和盧之上馬隨從。儘管出盧氏,但盧鴻多年居山中,邊所餘除卻廚下造飯的老嫗阿黃,便只有一個年邁老僕隨侍。慮及一路車馬勞頓,盧之便將阿黃和那老僕也留了下來,如此一來,隨行的除卻不到半年躥高了大半個頭的田陌之外,便是前次崔儉玄派來送禮後留下的兩個崔氏家僕。

順著大路走了不多久,便只見前方一騎人風馳電掣行了過來。此人到近前勒馬停住,隨即拱了拱手道:“敢問可是懸練峰盧公?”

杜士儀一眼便認出那正是崔韙之的從者崔圓。面對這明知故問,忙看了一眼盧之,見大師兄授意自己前去接洽,他當即策馬向前點點頭道:“正是。”

即便認出了杜士儀,崔圓還是一切依禮行事,此刻得了回答,他方纔滾鞍下馬,再次手行禮道:“盧公,某乃崔明府從者。明公得知盧公今日啓程赴東都,特意儀前來相送,便在前方十里亭。還請盧公稍緩行程,撥冗一見。”

崔韙之這登封令既然親自來送,杜士儀到牛車旁向盧鴻稟報之後,盧鴻便點點頭答應了。所幸這一程乃是順路,衆人徐徐行去,到了十里亭前,便發現亭子周圍已經有一二十家僕守著,又設了圍障。崔韙之親自上來,執意扶了盧鴻下車進了亭中,隨即便雙手奉酒道:“懸練峰得有盧公,一時名山生輝;登封得有盧公,方纔爲學子口中聖地。今日盧公應天子徵書前往東都,我爲本縣主,只能親自送行一程。惟願盧公一路平安,事事順遂。”

Advertisement

不祝鵬程萬里,而願事事順遂,自然是崔韙之判明瞭盧鴻的子。見這位聞名四方的士含笑滿飲了自己所敬的水酒,崔韙之不得又敬了盧之和杜士儀,又送上了一份程儀。不等盧鴻推辭,他便誠懇地說道:“中只是幾包登封特產的酸棗以及一些乾菜,禮輕意重,萬盧公不要推辭。”

見盧之接過之後,點點頭表示那包袱應確是這些東西,盧鴻方纔含笑謝過。這時候,崔韙之笑說有幾句話要囑咐杜士儀,順順利利把人拉到了一邊。

甫一開口,他便正說道:“十九郎要還錢給十一郎,卻讓那吳九送到我家裡來,這不是認錯了門頭?我知道,恐怕是這些錢太過沉重,你覺得路上難以攜帶,所以,我替你兌了四十兩黃金。”他一面說,一面指了指那邊的兩個僕從,“金子在他們上,你們此番從者太,我遣他們和你從行。等到了東都,你自己直接把金子送到永坊崔家還給十一郎,那豈不是更好?”

自己那一百貫錢才兌了十八兩黃金,杜士儀哪會不知道崔韙之這一出手另有添頭。吳九當初蓄養的豬已經完全出清,又分得了錢,喜出外的同時更不敢要什麼放良文書,安置好了家人便主先去東都打前站了。此刻品著崔韙之這話中另有所指的意思,他便含笑舉手行禮道:“既如此,多謝明公好意!”

“你和十一郎是同門,我也當你是自家子侄,還用得著客氣?十九郎,你這一路小心,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最後道了別,一路目送那一行車馬漸行漸遠,崔韙之方纔輕輕舒了一口氣。不論如何,前年要不是杜士儀自告勇捕蝗,也沒有他今年即將到來的遷轉。在正六品的職上頭,他呆了太多年,此番一擢升,他便遷轉原州長史,位在正五品上,再磨一兩年,一州刺史便是穩穩當當的。所以,不過添了區區幾兩黃金,又加了一二點撥之語,完全是值得的!說起來,崔儉玄那裡,他倒是可以悄悄捎個信過去,想來那位十一郎會領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