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大漢帝國風雲錄 第1031章 亂世豪雄篇 旌旗未卷

《大漢帝國風雲錄》 第1031章 亂世豪雄篇 旌旗未卷

突然間,號鼓齊鳴,驚天地,三百六十名黃門鼓吹同時奏響了祭祀典禮的最後一個樂曲《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歌伎齊聲高歌,雖然只有短短三句,但在反覆唱之下,在雄渾號鼓的伴奏下,其磅礴氣勢衝天而起。

三十六名全鎧甲的「渝舞」舞伎手持長矛,弓弩在廣場上邊歌邊舞,舞姿雄健豪放,瀟灑迅捷。

呂布忍不住縱聲長嘯,放聲合唱,「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李瑋、張燕、劉冥、燕無畏、衛峻等文武大臣熱沸騰,齊齊站起來振臂歡唱。

李弘的熱淚悄然滾下,他嘶啞著聲音,用盡全的力氣吼了出來: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以下不計字數:

在古人的概念中,樂的含義比較廣泛,不僅包括樂曲,還包括歌詩(詞)、舞蹈。雅樂和俗樂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容。戰國時期,人們將古樂視之為雅樂,這些古樂是指古代祭祀天地、祖先和朝會、宴時使用的正統音樂。以六代舞最著名,它們是《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部樂舞,相傳分別創作於黃帝、堯、舜、禹、商、周六個時代。六代舞也稱大舞,是郊廟祭祀之樂。

劉邦隊伍來自楚地,他們所歌所詠多為「楚聲」,其中劉邦親自創作的《大風歌》是楚歌名作,其歌辭為:「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歌雖然只有三句,但氣勢磅礴,沉鬱高。劉邦教沛中兒120人歌唱,親自擊築伴奏,唱到後來,劉邦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後來這首歌被用於郊廟祭祀的場合。

Advertisement

漢代郊廟祭祀樂除沿用數先秦雅樂如《文始舞》(原《韶舞》)、《五行舞》(原周舞)外,大多是漢代用「楚聲」所創作的樂舞,所以在當時未被列雅樂系統,仍歸屬於民間音樂,由樂府領屬。到了漢哀帝時,詔罷樂府,依大臣孔、何武所奏,將這些漢代所作郊廟樂歸於太樂領屬,升格為雅樂,從此打破了人們傳統上只把先秦古樂作為雅樂的概念。

渝舞是西漢初年從西南地區賨(cong)人(板盾蠻)那裏傳來的舞蹈。漢高祖劉邦在平定三秦時,招募了一批賨人作前鋒,賨人勇猛善戰,其風俗又善舞,劉邦便命樂工學習和改編了他們的舞蹈,因為賨人生活於郡渝水一帶,所以就稱此種舞蹈為渝舞.渝舞傳宮廷后,為宮廷舞蹈,用來在宮廷宴會上表演軍旅戰鬥的場面,歌頌帝王功德,是漢代著名雜舞。

表演時,舞者自披盔甲,手持矛、弩箭,口唱賨人古老戰歌,樂舞作,邊歌邊舞,舞者有36人,是群舞。由於這種舞蹈是武樂舞蹈,漢哀帝罷樂府後,對渝鼓員36人仍認為不可罷,由大樂領屬,將它列雅樂舞蹈的系統。其伴奏樂以銅鼓為主,配合擊磬、搖鞀、琴,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臺本歌曲》、《行辭本歌曲》等4篇。渝舞發展到魏晉,已完全變廟堂祭祀質的舞蹈。

Advertisement

渝舞在我國古代舞蹈藝中佔有較重要的地位。

綬、冕冠、祭服:

佩綬制度在華夏冠里為等級尊卑的一顯著特徵。佩指上的玉飾,綬是用來懸掛印佩的織帶子。綬的織紋、彩及寬窄長短都跟階相對應。佩綬用來區分地位尊卑。平時員在袍服外要佩掛組綬,並隨攜帶印。

在漢代時期,綬的繫結方式通常是打一個大迴環,然後下面系印章。印裝於腰間的鞶(pan)囊中,繫於綬的一端,垂於外邊,綬的另一端垂於後。故稱印綬。漢初沿用了這種制度,並加以雙印佩刀之飾。

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重大祭禮時所用的冠帽,漢代遵循不改,用作皇帝、公侯及卿大夫的祭服。

漢時最為端莊華貴的上是帝王和大臣所穿的冕服。冕服的形制如冕冠一樣,尊卑有別,和圖案(章紋)大不相同。皇帝的冕服是裳玄上纁下,即黑材料製的上,赤黃材料製的下。皇帝冕服所用的圖案為十二章紋(一章即一種圖案)。上六章用繪,下六章用綉。十二章紋依次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米、黼(fu)、黻(fu)。

日、月、星辰,取其照臨;山,象徵穩重;龍,象徵應變;華蟲(即一種雉鳥),象徵文麗;宗彝(祭祀禮),象徵忠孝;藻(水草),象徵潔凈;火,含義明;米(白米),取其滋養;黼(斧形),象徵果斷;黻(常作亞形),象徵明辨。皇帝在最隆重的場合必須穿十二章紋。諸侯、三公冠九旒者,裳則用山、龍以下九章紋。九卿以下冠七旒者,則用華蟲以下七章紋,以此類推。

Advertisement

==

(未完待續,如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