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大漢帝國風雲錄 第964章 亂世豪雄篇 長河落日

《大漢帝國風雲錄》 第964章 亂世豪雄篇 長河落日

六月中,大司馬府。

大司馬徐榮召集麴義、玉石、楊良、文丑、張白騎、樊籬、何風、司馬懿、魏延等在京將領軍議。

丞相蔡邕、史大夫劉和、左車騎將軍、廷尉卿鮮於輔,右衛將軍、代行太尉事、祿勛張燕,前將軍、衛尉呂布,龍驤大將軍、執金吾趙雲等六位大臣也列席軍議。

大司馬長史陳衛首先稟報了西疆戰況。

開春后,河西戰場上的戰事再度拉開。在鎮北大將軍閻的指揮下,厲鋒將軍姜舞、虎賁將軍雷子會同鮮卑人步度更、泄圭泥、弧鼎、棄沉、木桃、木李等六位鮮卑首領,帶著兩萬大軍沿祈連山北麓向張掖、酒泉、敦煌等地進。

長水將軍穆斯塔法率軍征戰於天穹沙漠南部,並不斷向黃河北岸推進,和羌人在令居、允街一線連續戰,意圖把羌人驅趕到黃河南岸,進一步加劇金城、隴西等地的混

今年河西戰事能否達到預期目的,關鍵在於牲畜和軍械的持續供應。按照朝廷的要求,河西戰場上所需要的牲畜主要從大漠胡族諸部和北疆邊郡徵調。由於這些年朝廷戰事頻繁,徵調太多,大漠胡族諸部和邊郡頗有怨言。三月,大將軍北上朔方河套,親自給河西戰場籌措和運送糧草。大將軍坐鎮北疆,極大地震懾了大漠和邊郡,對河西戰場威脅最大的糧草軍械問題隨之得以順利解決。

據鎮北大將軍閻最新的戰報,西進大軍已經全取張掖,攻佔了酒泉郡治祿福城,正在向玉門進。不出意外的話,在冬天來臨之前,大軍可以攻佔敦煌,收復河西四郡。

河湟戰場和我們預計的一樣,正在逐漸陷僵局。

由於穆斯塔法將軍的鐵騎在黃河北岸持續攻擊羌人,給西涼軍創造了很多戰機。四月,韓翼、楊秋率軍再度殺進金城郡,攻佔了榆中、金城兩城,但因為糧草供應不上,他們想在夏天攻克郡治允吾,把戰線推進到湟中腹地,估計很困難。

Advertisement

最近一段時間,韓翼數次書告皇甫酈和龐德,希借著長安和襄議和的機會,歸順朝廷,並得到糧草軍械的支援。

據韓翼在書信中說,隴西的劉備為了解決糧草問題,已經指揮將士們在隴西屯田,同時劉備還製造了一些小巧的運糧工,從蜀和漢中等地運糧攏。另外,劉備為了守住隴西,改變了對付羌人的辦法。今年他一邊主尋找戰機,一邊數次招羌人,打算和羌人在隴西和平共,並利用羌人的武力拿下河湟,繼而全取西疆。

大司馬徐榮認為,河西戰場有大將軍親自坐鎮大漠運送糧草,有鎮北大將軍閻坐鎮姑臧指揮,年收復四郡沒有太大問題,現在讓朝廷擔憂的就是隴西的劉備。如果劉備在隴西和武都站住腳,讓他在武力上得到羌人的幫助,在財力上得到漢中和蜀的支持,將來的麻煩就大了。

徐榮因此建議朝廷利用目前這個難得的機會,即刻招韓翼,乘機讓龐德和皇甫酈帶著軍隊再次進駐西疆,為朝廷儘快收復西疆做好準備。

接著,徐榮又說了一件事。襄方面的特使認為和談已經進了細節磋商階段,雙方應該互相信任,因此懇請朝廷減青州、兗州和豫州穎川等地的北疆軍數量,緩解邊界地區的張局勢。長公主為此特意召見了徐榮,要求邊界各部大軍正常況下保留一半兵力,剩下一半將士回家耕種,這樣也能節省朝廷軍資開支。

丞相蔡邕不待諸將做出回應,馬上把朝廷有關儘快穩定社稷的策略從各個方面做了詳細的解釋,其中心意思就是儘可能滿足襄方面的議和條件,迅速招等地的叛逆,讓天下的戰火平息下來,讓百姓休養生息,讓大漢以最快的速度恢復國力,繁榮富強。

Advertisement

史大夫劉和也滔滔不絕地說了很多,從當年的黨錮之禍,閹禍國,董卓政一直說到現在的兩個天子,兩個朝廷,大漢事實上形南北對峙局面等等,深地闡述了招叛逆后,一個天子、一個朝廷對穩定社稷、造福百姓、鞏固和推進中興大業的重要而實際的意義。

丞相大人和史大人慷慨激昂,在他們的裡,大漢統一就在眼前,中興大業很快功,社稷的前景非常好,聽者無不心澎湃、熱沸騰。

軍議上的氣氛很熱烈,將軍們緒高漲,所有的議案都順利通過。

大司馬徐榮留下了張燕,把他請到了自己的書房。

「長公主打算在櫟宮宴請軍中諸將。」

「什麼時候?」張燕毫不在意地問道。

「也許就在這幾天。」徐榮笑道,「你看,是不是讓、關西和關中的將軍們都趕到長安?」

「哼……」張燕看了看徐榮,眼裡出一鄙視「他們會來嗎?來了也許就沒命了。」

徐榮臉上的笑容漸漸消散,他沒有說話,但神卻慢慢嚴厲。

「怎麼?殿下把你們都說服了?羽行兄也不想回幽州了?子龍和奉先是不是把刀磨好了,準備手了?如今南北兩軍都了殿下的軍隊,也該手了。」張燕面不改,笑地說道,「你是大司馬,我不過是一個代領太尉事的上卿而已,這種事,你用得著和我商量嗎?當然了,如果殿下不放心,我可以立即離開祿勛府,虎賁、羽林軍給誰都行。」

「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徐榮突然問道。

「我做了什麼?」張燕眉頭微皺,泰然自若,「子烈兄,你能不能把話說清楚?我怎麼聽不懂?」

徐榮冷笑,「自從大將軍離開長安后,你利用代行太尉事的機會,在三月和四月兩個月的時間裡,調換和任命了三百二十名軍候、軍司馬和各級校尉。如今南北兩軍的中下級軍吏幾乎全部換了,關中張白騎、梁百武、關西孫親、吳雄、雷重的十萬大軍里,所有非黃巾系的將領全部被調離。穎川現在是王當督領軍政。兗州的一半兵力都被彭烈、項澄和孫鸞控制著,而青州的軍隊更是控制在臧霸和管亥手上。你想幹什麼?」

Advertisement

「子烈兄,加之罪,何患無辭?」張燕大笑,「軍中將領的調換和任命,早在大將軍離開長安之前就已經敲定了,我不過按令執行而已。關中的華雄和何風兩位大人不喜歡我們黃巾系將領,我怎麼辦?我當然要息事寧人了。張郃、高覽、徐晃三位大人是被朝廷調離軍隊的,王當督領穎川軍政掌控七萬大軍,那是朝廷的旨意,和我有什麼關係?至於臧霸和管亥兩位大人,他們一直在青州領軍,如果朝廷不放心,可以把他們調回長安嘛。」

「子烈兄……」張燕地鄭重說道,「雖然現在大將軍離開了長安,離開了朝堂,但他和我們這些黃巾出的人生死相連,生死與共,我們絕不會違背大將軍的命令,我們絕對尊奉天子和朝廷,我們願意為社稷的存亡戰至死。」張燕這番話義正嚴詞,但聽在徐榮的耳中卻如萬箭厲嘯,讓他一陣窒息。

大將軍和黃巾系的將領生死與共,什麼意思?尊奉天子和朝廷,是因為不願意違背大將軍的命令,什麼意思?現在朝廷正在為社稷統一而努力,他卻說要為社稷存亡而戰,什麼意思?

「我說過,沒有大將軍的命令,軍中任何人不許介朝堂爭鬥,你為什麼不聽?」徐榮的口氣有些難聽了,「大將軍離開朝堂的目的,是想讓朝堂穩下來,不是想讓朝堂上互相殘殺。」

「為什麼不聽?」張燕笑了起來,「我如果聽了你的話,只有兩個出路。要麼和大將軍一起,到大漠上放羊去,要麼重回太行山。」

「你胡說什麼?」徐榮厲聲責斥道,「飛燕,你是本朝上卿,怎能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

「我說錯了嗎?」張燕笑道,「大將軍就是例子,活生生的例子。天下一統了,秋後算帳的日子也就到了。我們這種出的人能在朝堂上待幾天?就算我們著腦袋過日子,但我們躲得了初一,能躲得過十五嗎?只要各地州郡有叛,我們首當其衝就要遭到洗。」

Advertisement

徐榮心裡一著張燕久久無語。

「飛燕,我們要團結,要上下齊心,要為天下生靈著想,不能只考慮自己……」

「我們正是為了天下生靈,才追隨大將軍四海征戰,但現在大將軍不在了,我們首先要為自己的生存著想,然後才能顧及到天下生靈。」

「大將軍肯定要回來,長公主和丞相大人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只不過要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機……」

張燕苦笑,「你到底是自己騙自己,還是故意騙我?長公主和丞相大人如果要請大將軍回來,早就下旨了。今天,丞相和史大人為什麼會來?過幾天,長公主為什麼要宴請我們?還不是為了安我們,為解除大將軍的兵權做準備。」

徐榮長嘆,「要相信大將軍,他會有辦法解決的?」

「大將軍是人,不是神。」張燕苦嘆,「當年,我一直以為大賢良師是神,無所不能,結果他死了,幾十年的努力瞬間化為齏,從此,我再也不相信這個世上有神。自己的命運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只有自己才是神。」

徐榮沉默了。

張燕站了起來,「子烈兄,我還能象在雁門關大戰時候一樣相信你嗎?」

徐榮點了點頭,「我如果不相信你,今天就不會和你說這番話了。」

「那你能相信我嗎?」

「我們之間是生死之,生死與共。」

張燕手拍拍徐榮的肩膀,轉而去。

徐榮呆坐良久,舉筆給大將軍寫信,但寫了幾個字后,他突然把筆丟到了地上,仰天長嘆,「大將軍是人,不是神。生死由命吧。」

祿勛府。

張燕放下手上的書信,看看坐在對面的右將軍楊,鼻子里發出一聲冷笑,「這個老狐貍,形勢判斷得很準啊。」

「他答應了?」楊問道。

「答應了。」張燕把書信遞給了楊,「太傅大人說,從今日起,他將給陛下講授高祖皇帝的功偉績,說說呂后臨朝稱制之事,說說孝惠皇帝為何憂鬱而死,說說孝文皇帝之前為什麼會出現兩位帝,當然了,重點是講述孝武皇帝如何擺竇太后的控制,如何開疆拓土建下顯赫功勛。」

「陛下聽完這些故事後,會做出什麼反應?」楊笑道,「小孩子一般容易人唆使,如果太傅大人說得太生了,把陛下聽得骨悚然,當場就要拔刀刺殺長公主,那太傅大人的腦袋就保不住了。」

張燕搖頭輕笑,「這個分寸,他自會把握。等到天子害怕了,跑到求我們拯救大漢社稷的時候,我們就能順利控制長安局勢了。」

「看來,當初大將軍定下八位天子師,的確經過了一番深思慮。」楊說道,「就算大將軍現在不在了,天子也安然無恙。」

「難啊。」張燕說道,「雖然我們暗中出人手,連番設計,讓郗慮抓住了陳宮、臧洪,又讓他和青兗士人結下死仇,但由於長公主突然出現在長安,並把郗慮及時調離了廷尉府,迅速制住了朝堂上一即發的混戰,致使我們功虧一簣,否則,現在青兗一系的大臣們已經被全部關進了大牢,而丞相大人也岌岌可危了。沒有了丞相大人的鼎力支持,長公主在我們的迫下,不得不即刻召回大將軍,和談也會立即失敗。可惜……」

「也沒什麼可惜的,此計不,再施一計。」楊把書信丟到案幾上,手捋長須,慢慢瞇起眼睛說道,「朝堂上鬥已經激烈,各方徹底撕破臉,長公主想不住了,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一部分,現在當務之急是派人和襄方面拉上關係,故意泄,讓襄方面提高議和條件。另外,軍隊方面基本上安排好了,可以給各部將領下命令了,讓他們上書反對議和。到時,朝堂上鬥不止,議和陷僵局,軍隊又鬧起來了,長公主陷三難險境,只能向大將軍求援,急召大將軍回京。」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