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好像是沒有。
折思之不多的好心腸了,還是心痛他敬崇的陛下唯一的子嗣的,於是親自帶著人去找倒霉兒子。
彼時折皦玉正跟著阿兄上了小舟,穿行在院裡的荷花池中。三月里,荷花倒是還沒開,但已經長了花苞,折冠玉好久沒看見大妹妹和二妹妹了,便想跟們親近親近。
他願意親自劃船,帶著們摘花苞玩。
可惜折寰玉這輩子最痛恨的就是如此浪費。從阿爹的庫房裡要到了一把寶劍,雖然比整個人還重,但卻讓整個人都容煥發。拖著這把比重的劍在武場上走來走去,猶如一隻過冬囤食的倉鼠,好像這般走幾次,就能囤積出揮劍的力量。
拖了幾次,很是滿意,轉過對眼看著的折冠玉和折皦玉道:「你們去吧,我就不去了。」
又叮囑折冠玉,「阿兄謹慎些,二妹妹子不好,切不可著涼。且不說話,今日只在晨間了家裡人幾聲,遠遠未達到我給定的說五十句話的要求,待會你們回來,我要問你說過什麼話的。」
兩個本來眼期許著跟著一塊去劃舟採花苞的玉便瞬間猶如被住了脖子一般不敢吭聲了。
等離練武場遠了些,折冠玉才拍拍脯,「三年未見,大妹妹越發有派頭了。」
折皦玉認同的點點頭。
折冠玉:「你應當說一句『是』。」
折皦玉:「是。」
折冠玉:「……算了,咱們先玩吧。」
兩兄妹流,他先問:「你是不是很花花草草?」
折皦玉輕輕頷首。
折冠玉:「那我明日出府去給你採辦些種子回來。」
折皦玉就的去看他,鄭重的點了點頭,那一雙明亮的眸子不用說話,就能讓人知出在說謝謝。
折冠玉心的,心想這也不用說話,不說話已然是天下最好最好的小娘了。
他要把天底下最好的東西給!
於是開始摘摘摘,采采采,還頗有興致的改詩:「皦玉,荷花塘水深千尺,不及阿兄送你。」
折皦玉沒忍住笑出聲來。
覺得好快樂。
開始麻利的整理荷花葉子,準備晚上讓廚娘做一頓荷葉餅吃。
「夠了,不能再摘了。」
再摘就吃不完啦。
折冠玉樂了,這不是主說話了麼?他記住說的話,好待會回去報於大妹妹聽。
於是轉劃著名小舟回去。折皦玉坐在船上,將一片最大的荷葉頂在腦袋上。
以前在蜀王府里,蜀王殿下也有一池的荷花。不過在蜀州,荷花又蓮花,殿下有時候會笑著說,若是他第一眼看見在蓮花池中忙活,估計會給取名小蓮或者阿蓮。
折皦玉就很慶幸自己當時是在紫藤蘿花下。阿蘿比阿蓮和小蓮好聽多了。
正想著,船便靠了岸。正要下船,不經意間抬眸,便看見了站在岸邊的蜀王殿下。
最開始,肯定是不相信的。一直以為蜀王殿下此時在蜀州。畢竟上輩子就被賣到了蜀州去才見到的殿下。
然後就是頭重腳輕起來,什麼也想不了了。只知道自己用雙手扶著頭上的荷葉跑了起來,後頭的阿兄喊了一句什麼也聽不見,只疾風一般拼命跑過去,氣吁吁的站在了殿下的面前。
抬眸,手無力的垂了下去,荷葉啪嗒一聲掉在地上,也不理會,只一個勁的看著殿下。
——是殿下啊。
——好久不見。
齊觀南好奇的看了一眼,彎腰從地上撿起掉的荷葉,想了想,和的將它又頂在了的頭上。
這個小姑娘,頂著荷葉倒是好看。
很乖巧。
他低下頭,溫和問,「你什麼名字?」
折皦玉不自的用手比劃了一下啞語:阿蘿。
齊觀南不懂啞語。他不解的看了一眼,輕聲疑問:「嗯?」
他看向折思之,折思之也不懂啊。啊這,皦玉這是在比劃啞語嗎?因為不想說話,連啞語都自學才了?
他好愁啊。
他的臉生解釋了這個小姑娘為什麼在比劃而不說話。
齊觀南就覺得眼前的小姑娘很是有趣。他溫聲解釋,「你能直接說與我聽嗎?我看不懂。」
折皦玉就有一落寞湧上了心頭,怔怔道:「阿蘿。」
齊觀南:「阿蘿?哪個蘿?」
折皦玉:「紫藤蘿花的蘿。」
齊觀南的臉就變了變。他想起了夢裡的那一朵紫藤蘿花簪子。
他凝眸,問折思之,「這是你的二兒吧?多大了?」
折思之還在驚訝兒竟然已經有了小名!妻子竟然不告訴他!哼!
然後才悶悶道:「六歲了。」
齊觀南就笑著道了一句:「六歲啊,六歲的小娘最是乖巧。」
就很乖。
作者有話說:
遲來的端午祝福。
晚安晚安。
第4章 菖 怎麼養這樣的子呢?
小太子站在一邊,扯著皇叔的角看比他還矮的折皦玉,心裡頗為嫉妒。
他也是六歲,皇叔曾說六歲的他最是煩人,人嫌狗憎。怎麼一到別人上就變最是乖巧呢?
她本是侯府嫡女,卻因錯付癡心而被人愚弄。 一朝重生,她改頭換面,誓要將一切都奪回來! 面對優柔寡斷的父親,面對白蓮花庶妹,還有那處處想要了她性命的姨娘……最終,她算計著讓他入贅侯府。 只是當大仇得報——「如今我的仇恨已清,公子日後與我便可各奔前程」 男人冷眸微瞇。 「怎麼,仇報完了就要把我扔到一邊?夫人,這一次該輪到我賴著你了」
一朝穿越神偷變嫡女,可憐爹不疼繼母不愛,還喂她吃泔水! 為一雪前恥,她廣撒家中不義之財,誰知這劫富濟貧之事竟然會上頭……山賊窩,貪官污吏,吃人皇宮,甚至皇帝寶座……嗯,都能不放過……不巧倒霉偷走他的心,從此「惡魔」 纏身。 「娘子,說好要七天的」 「滾」 「哎,說話要算話……」 「滾」 這哪家王府的世子啊,拎回去挨打好嗎!
成婚前夕,阿姒意外失明。某日,他們居住山間小院來了羣官兵,稱要抓暗殺晏氏一族長公子的刺客。 夫君未歸,阿姒慌不擇路藏身櫃中。 忽而,外頭傳來一個清潤的聲音,如深潭墜玉,獨一無二的好聽:“沒尋到人?” 阿姒認得,這是她的夫君。 她鑽出櫃中,循聲牽住青年袖擺,怯怯喚他:“夫君,我在這。” 那人稍頓,良久,輕笑一聲,隔着衣袖握住她腕子。 他把她帶下山,安置到別處。 從前疏離寡言的人,日漸溫柔,爲她讀書解悶、弄弦撫琴,甚至浣布擦身。唯獨對給她治眼疾一事,不甚熱絡。 阿姒漸漸習慣了眼盲的日子,二人也從初成婚時的生分到日漸親密,可就在他們圓房時,她忽然看見了。 燭火搖曳,上方青年清雅溫潤,面若冠玉,一雙含情目笑意和煦如春。 可這並非她那劍客夫君,而是那位權傾朝野的晏氏長公子,晏書珩。 她掙扎着想逃,卻被晏書珩抓住手,十指緊扣,青年手背青筋蚺起。 一滴熱汗落在阿姒眼角,他低頭吻去,與她額頭相抵,目光交纏:“現在,你是我的妻了。” “阿姒,喚我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