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藍小丑又上熱搜了,這次是殺了個人……」
「殺了誰?」
「殺了個未出生的嬰兒,就是上次被打的那個人,沒想到是個孕婦,流產了。」
「嘖,這次藍小丑又要指家老頭子幫屁了,這種孫還是早點掐死了好。」
…
藍槿耳力敏銳,即便此刻坐在馬桶上,也能清楚地聽見客廳里有四個男人正對「殺人」一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其實消失了三年。
三年前,去快穿世界做任務了,今天才剛穿回來,卻發現時間已經是三年後了。
可怕的是,就在這三年間,有人佔據了的,頂替了的份。
還特麼的一下子有了五個未婚夫!
五個啊……嗯,外面那四個智障就是。
還有一個份不明,據說很神,從未出現過。
就因為算命的說是個短命鬼,可能活不過20歲,想要化解厄難,唯有兩個辦法。
要麼每天不停地花錢擋災,要麼尋到八字金多與之命格相匹配的年輕男子,越多越好。
然後讓他們為藍槿名義上的未婚夫,且需住在同一棟房子里,只要他們每天花錢,也一樣能幫消災擋難。
只要等到平安度過20歲的生日,方可解除婚約。
巧就巧在,這幾個男人的家族正好跟藍家是世。
尤其是幾位老爺子之間關係匪淺,經常在一起開黑打遊戲。
說白了,他們純粹是被自家老爺子給坑了。
幾次三番的威利下,純屬被無奈才勉為其難的答應幫這個忙。
可惜啊,外來者就是個花癡加腦殘,而且審極其古怪,整天把自己打扮的跟個非主流殺馬特。
原本一頭烏黑的秀髮被燙染了七彩,跟個孔雀開屏似的,再搭配厚重濃睫的貓眼妝,實在是辣眼睛。
就這副鬼樣子,還極度自,自以為是萬人迷,喜歡倒勾引人。
尤其是最近迷上了跟同齡的未婚夫,也是幾人中最小最酷的那一個,名厲君漾,今年18歲。
可惜人家為一中的學霸校草,響噹噹的風雲人,哪裡看得上一個職業高中的廢花癡?
是那怪裡怪氣的打扮,就把人給嚇跑了。
但完全沒有自知之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為厲君漾做心便當。
寫書送禮,甚至是當眾表白都干過了,奈何人家不搭理,反而如避瘟神一般,厭惡至極。
卻以為人家只是害不好意思,於是表現得更加賣力。
直到後來,發現厲君漾似乎有了喜歡的人,而那個人正是自己的繼妹藍。
兩人可謂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同是高值高智商的學霸,又是同一個班級,關係自然好。
結果還是不肯死心,經常跑去找藍麻煩。
甚至不惜使用卑劣的手段,栽贓陷害藍,可惜太蠢了,每次都被打臉毫無還手之力。
名聲越來越臭,未婚夫們唯恐避之不及,對的厭惡和反日益劇增,看到恐怕連飯都吃不下。
就在前段時間,又傳出勾引有婦之夫,被拒絕後惱怒的跑去把原配給打了。
壞就壞在,那人居然是個孕婦,懷孕三個多月,肚子還不明顯。
外來者也確實不知道有孕在,衝上去就薅住頭髮狂扇掌。
當時這件事鬧的很大,被有心人拍下視頻放上了網,引起了不小的轟。
藍槿的微博被了出來,眨眼間就淪陷了,遭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輿論譴責和謾罵。
因為這事被學校記了大過分,要不是校長看在藍老爺子的份上,早就將開除了。
可就在今天,那個人的孩子居然沒保住,流產了。
這就如同一滴水落了滾燙的油鍋,噼里啪啦的頓時就炸開了!
不用去看都能知道,此刻正在網路上遭怎樣的言語攻擊,群激憤,全民討伐!
更是已經被冠上了殺人兇手的標籤,同時附帶一個人盡可夫的賤表子稱號。
網路暴力何等可怕,足以將一個人摧毀。
好在,如今的藍槿早就練就了一顆鋼鐵之心,對於這點輿論力,完全不甚在意。
值得慶幸的是,藍槿腦子裡還殘留著屬於外來者的記憶,清楚整個事件的經過,同時也清楚事的真相。
簡而言之,被陷害了。
消化完腦海中七八糟的記憶后,藍槿有些煩躁地了眉心。
嘖,這他媽都是些什麼破事啊……
最討厭的就是麻煩!
不過沒關係——
!鈕祜祿氏!藍槿!
乘風破浪,王者歸來!
顧盛夏愛了傅念琛很多年,為了跟他在一起,她甘愿背負著小三的罵名。她以為,終有一天,這個男人,會看見她的真心。可到底,是她大錯特錯。這個男人,到她死時,都在恨她……
《總裁不小心認錯了人》作者:軟眠眠眠【完結】 文案 平靜中帶點瘋勁清冷中帶點溫柔攻x生性歡脫樂觀積極能屈能伸的受 雙總裁,互寵文 攻視角—— 他陰差陽錯睡錯了人。 這個人不僅蹬鼻子上臉,還想要拿錢包|養他。 后來,他才知道這人是把他當成了男公關(給錢就睡的鴨子) 晏·富可敵國·遲·真金主·生:…
先婚后愛/年上爹系/雙潔甜寵沒心沒肺作精×禁欲腹黑老男人 今昭穿成甜寵文里的惡毒女配。 不僅膚白貌美還有一個隱婚的京圈太子老公。 只是聽說便宜老公禁欲,她決定抱緊大腿。 “老公,床上按摩試一試嘛。” 隔天她扶著腰,看向道貌岸然穿衣服的男人,暗罵:“是誰說這人禁欲不行的!” —— 等她走完劇情準備跑路的時候,發現傳說中冷面矜貴的便宜老公怎麼抱著她不放! 危庭把人壓在懷里,“小東西良心被狗吃了?拿錢就想跑?” 今昭:“我們不是形婚嗎?” “我還沒聽說過做盡這些事情的形婚。” —— 再后來,人人都知清冷禁欲的危氏太子爺。 在一次宴會被人打濕襯衫,露出了小腹上稚氣的涂鴉。 危庭卻只是淡然一笑。 “老婆的玩鬧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