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窯場距離田家莊也就是幾里路。
田薇將邵璟護在懷中,隨著小驢顛簸的腳步,驕傲地向他介紹:“咱們家窯場是選貢瓷的八窯場里最好的!周圍的瓷土品質最好最厚,水質最清!
看到遠那片山林沒有,全是松木,燒制瓷最好了!此前有人出了高價要買窯場,說了好多次,阿爹都沒舍得賣!”
田家窯場依著元寶山,傍著銀湖,四周山林茂,瓷土礦層厚,又有運河連接,可以沿水路一直通往明州港,是很難得的風水寶地。
從田家先祖建起龍窯,一直傳了好幾代,產出的瓷是整個銀湖最好的。
它就是田家人的命子,哪怕后來田父病得快死了,債主追索上門,走投無路,也沒舍得拿來抵債。
田薇和邵璟更是千方百計,咬牙死撐才把窯場保住,這中間真的是吃了很多苦頭。
想到自己和邵璟同甘共苦的那段年月,田薇忍不住心生慨:“你以后要護著咱家的窯場啊。”
“阿姐放心。”邵璟很認真地點頭,清亮的眼睛看向前方,神十分愉快。
田家窯場一片忙碌,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兩條沿著山坡并列向上、長達十余丈的窯爐。
再就是兩旁用竹木搭建起來的長排工棚,工棚里有許多匠人各自有條不紊地忙碌,造型各異的瓷坯整整齊齊列在架子上,等著匠人上釉。
又有兩個穿著綠公服的監窯不時游走查看監督,整個窯場看起來紅火得很。
田薇一行人很快引起關注,好些在窯場做工的田家族人跑過來道:“阿薇怎麼來了?”
又有人好奇地打量邵璟:“這就是昨天才來的小和尚吧?什麼名兒來著?”
“邵璟。”田薇將那些人介紹給邵璟認識:“這是三叔公,這是五堂兄……”
眾人紛紛圍著看熱鬧,不時互相換個眼,神兮兮、意味深長。
田薇看出來了,心里很不高興,就不想和這些人浪費時間,拉著邵璟往里去找田父。
田父坐在工棚里看師傅上釉。
上釉是制作出好瓷的關鍵工序之一,瓷觀與否和瓷釉息息相關,除了要有好釉水之外,工藝也很講究。
匠人們很小心地握著瓷坯的外底,倒轉瓷坯浸到釉水里,慢慢搖晃,好讓瓷坯吃釉水。
田父瞧著是在監工,實際眼神游離,神里更是帶了幾分郁結之意。
“阿爹!”田薇跑過去抱住田父的胳膊,將醒酒湯遞上:“娘讓我送醒酒湯來,正好阿璟沒見過燒造貢瓷,我就帶他來了。”
田父看見是,立刻收了郁一笑:“昨夜酒喝多了些,是有些頭疼,阿薇辛苦了啊。”
田薇脆生生地道:“我不辛苦,辛苦的是阿爹和娘!”
“看這伶俐的小樣兒!”田父拍拍的發頂,溫和地問邵璟:“阿璟可還習慣?”
邵璟行了一禮才道:“回伯父的話,大家都很好,小侄很習慣。”
田父也溫和地拍拍他的發頂:“乖孩子,不必如此生分,不然豈不是累得慌?”
“嘖,這孩子可真文氣!到底不一樣呢。”
謝大老爺大步走進來,稔地拿過水瓶給自己倒了滿滿一盞醒酒湯,然后一激靈,大聲道:“好酸!真醒酒!”
真不把自己當外人,爹還沒喝上,他自己倒先下了肚。
田薇心里頗不舒服,也不做在臉上,甜甜地笑:“舅父今天過來又是為的什麼呢?”
謝大老爺說道:“我送匣缽窯過來,順便把謝三兒這個shi糊了眼的混賬東西綁來賠罪!阿秉呢?我說過要給他待的。”
田薇心說他莫不是故意裝的,誰不知道二哥每天早上都得讀書,要午后才會來窯場?
當事人不在現場,田父又太講義氣,為了謝家臉面上好看,肯定會說算了,這事兒也就這麼糊弄過去了。
田父果然道:“阿秉在讀書呢,小孩子的小脾氣來得快也去得快,這事兒你理妥當就行。”
看吧,自家老爹就是這脾氣。
田薇裝作不懂事的樣子道:“阿爹,舅父,怎麼才算理妥當啊?”
田父皺眉:“小孩子家,別管大人的事。”
田薇抱著他的胳膊使勁晃:“娘說我不小了,得跟著學管事了,不然將來什麼都不知道,會被人嫌棄的,你們就教教我吧。”
田父拿沒法子,不好意思地道:“讓大舅兄笑話,這丫頭被我慣壞了。”
田薇瞅著謝璜笑,求知若:“舅父舅父,您教教我!”
謝大老爺慈祥一笑,輕的發頂:“我就喜歡阿薇丫頭的聰明勁兒,你既然興趣,我就教教你。”
田薇躲開謝大老爺的:“怎麼說呢?”
“咱們先去看匣缽。”謝大老爺率先起,田父拉著田薇跟在后面,輕的額頭,無奈地小聲道:“你呀!”
田薇幸福得晃腦袋,阿爹就是這樣,口里罵著,實際仍然舍不得一下。
走著走著,突然覺著袖口微沉,回眸一瞧,卻是邵璟小心翼翼地揪著的袖口,邁著小短跟著他們碎步跑,小臉上一雙又黑又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周圍,明明十分興卻又假裝持重乖巧的樣子。
田薇不聲地放慢腳步將就某人的小短,扯七扯八,問些有關窯場上的事,以便悉況。
田父不知道的小心思,很有耐心地一一解答,田薇邊聽邊記,眼角瞟到邵璟也在豎著耳朵聽,心里便是一哂。
邵璟打小就聰明伶俐,尤其對于人世故格外敏周到有天賦。
這些事過他耳朵一遍就能記住,下次遇到事便是頭頭是道,絕不會得罪不該得罪的人。
這方面是該向他好好學一學的。
謝大老爺拉來的匣缽還未卸車,整整齊齊放在庫房門前,謝家管事謝三兒被五花大綁丟在地上,一張臉已被圍觀的人看豬肝。
她蕭玉琢乃是皇帝親封的壽昌郡主。身份高貴,卻不受夫家待見?不養面首,癡心一片向夫君,卻被稱善妒臭名昭著?蕭玉琢抖了抖衣袖,身為穿越女怎麼能丟了現代人的臉面?喂,那個誰,你不是要休妻麼?休書拿來!什麼,你后悔了?來人,本郡主要休夫!終于蕩平了小三,踹開了渣男,肚子里卻冒出一個孩子來!“稟郡主,您已有身孕兩月余。”蕭玉琢瞪著太醫,眼角抽搐,這是擺明了不讓她當私斂面首的單身貴族啊?好吧,孩子是無辜的,來了總得養。只是杵在眼前,非說自己是孩子他爹的這位將軍,您一臉情深的,是和我很熟嗎?說好的兩不相欠,相忘江湖呢?他說,阿玉,我官拜大將軍不為光宗耀祖,只愿護你母子周全。她說,我不用你保護,只愿得一人心,相濡以沫,舉案齊眉。他有他的責任,她有她的本分……只是有些事說起來
許明舒生得美,又是家中獨女,自出生起便是府中長輩捧在掌心裏的明珠。 十六歲時在姑母宸貴妃的授意下以靖安侯嫡女的身份嫁給了她的養子,七皇子蕭珩,成爲他的正妃。 蕭珩爲人穩重內斂,瓊枝玉樹,平日裏又待她極好。原本以爲他們夫妻二人能彼此恩愛,相敬如賓。 未曾想大婚當晚,蕭珩卻踏進了妾室的房間,讓她成了整個皇宮的笑話。 後來許家落難,她被禁足在宮裏成爲虛有其名的太子妃時,她才明白蕭珩曾經的虛情假意,都是迫於無奈不得已的隱忍。 蕭珩登基那日,許明舒身着一襲素衣,於宮中自盡。 沒人知道,遠在兗州浴血沙場三天三夜得勝歸來的年輕將軍鄧硯塵,在聽聞消息後突然毫無預兆地墜馬,倒在地上心悸到無法呼吸。 …… 再次睜開眼時,許明舒回到了前世入宮前的那年除夕夜。 外頭爆竹聲聲響起,她尋聲而出,在長廊盡頭看見了長身而立,披着盔甲的俊俏少年。 許明舒熱淚盈眶,她同前世一樣開口問他:“小鄧子,我的歲敬呢?” 少年笑得溫潤好看,將手伸到她面前,一枚明月簪靜靜的躺在掌心裏,“在這兒。” 鄧硯塵少年英才,年紀輕輕便精通兵法做到了玄甲軍副將的位置。 後來靖安侯被返程途中遇襲,他從老侯爺的手中接過玄甲軍那日起,浴血沙場抵禦外敵從無一日停歇。 他想拿軍功同皇帝換一個人,可那個人卻沒等到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