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本以爲中原正在戰,路上會不太平,出了門才知道不是那麼回事。出了舒城,沿著大別山北麓西行,他們倒是在泄水渡津遇到了一隊黃巾軍,但這些黃巾軍並不兇狠,只是設了一道關卡收稅,和其他的關卡沒什麼區別,甚至比府的人還要客氣一點。聽說他是孫堅的兒子,黃巾軍將士非常客氣,近乎謙卑。一談,孫策才知道這些黃巾軍是劉闢、龔都的部下,而劉闢、龔都現在是孫堅的同盟,所以他們也算是孫堅的部下。
孫策對這兩個黃巾軍將領有點印象。這兩人是汝南黃巾,的確依附過袁和孫堅,不過後來又投靠了劉備,最後被曹幹掉了。孫策對他們追隨劉備的經歷印象比較深,對他們依附孫堅的經歷卻不甚了了,之前做規劃的時候甚至沒想到他們。
看來老爹這個豫州刺史也不完全是空架子。孫策立刻起了心思,老子要創業,正愁沒兵,既然你們送上門來了,豈能放過。
“帶我去見劉將軍、龔將軍。”
劉闢四十多歲,麪皮白晰,圓圓臉龐,一點也不像賊,反倒像個富家翁。龔都三十多歲,相貌不如劉闢,多了幾分豪之氣,但也不像賊,最多是鄉里豪強一類。
實際上他們還真不是天生的土匪,他們都是汝南小土豪,食無憂。之所以跟著黃巾軍鬧革命,不是因爲活不下去,而是因爲看不到未來。用新時代的名詞來說,是沒有上升空間了,這纔想跟著張角改朝換代,撈個開國功臣噹噹,提升一下階層。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漢家氣數已盡,這可不是張角的發明,從西漢就有這樣的說法,據則是各種讖緯,“代漢者當途高”只是其中比較有名的一個。不僅野心家們信,皇帝也信,西漢著名的基佬皇帝漢哀帝就曾經自稱劉太平皇帝,東漢開國皇帝武帝也和割據益州的公孫述一本正經的討論過誰纔是應天命的真命天子這個問題。
所以這還真不是張角的發明,張角有掠之嫌。
現在的劉闢、龔都雖然還相信天命,卻已經不指天命和他們有什麼有關係了。那場轟轟烈烈的革命已經過去了七八年,現在的黃巾軍早已沒有了當初的聲勢,他們只想活命。誰能給他們一條生路,他們就依附誰。若非如此,他們絕不會和孫堅一個陣營。當初孫堅隨朱儁征討南、汝南黃巾,和黃巾軍可是有海深仇的。可以說,孫堅的爵至有一半是用黃巾軍的骨堆起來的。
看到孫策,劉闢很客氣,竭盡所能的準備了一席盛的接風宴,又請孫策上座。上路以來,孫策人單勢孤,既沒有上計吏的方份,也沒有周瑜的世家氣派,現在到了黃巾軍的大營裡,他卻了最重要的客人,周瑜只能陪坐,上計吏乾脆沒座,只能在外面吃。
“孫郎年英雄,不亞於孫將軍。”劉闢很客氣的舉起酒杯。“請爲孫將軍壽。”
孫策舉杯還禮,兩人客套了一番,劉闢問道:“孫郎去南,可是助孫將軍討伐劉表?”
孫策正想問這個問題。孫堅在南與劉表作戰,劉闢、龔都怎麼會在汝南按兵不,沒有去助陣。“正有此意。劉將軍,你們在汝南幹什麼,爲什麼沒去南?”
劉闢和龔都不經意的換了一個眼,掩飾道:“我們奉孫將軍之命,駐紮在此,防備兗州刺史劉岱。孫郎有所不知,劉岱依附袁紹,一直對豫州心懷不軌,前段時間來奪豫州的周禺原本就是袁紹的人,好一場大戰。若非孫堅將軍英勇,豫州恐怕就要易手了。”
孫策知道不久前的那場戰鬥。這場戰鬥在歷史上只有寥寥幾筆,關注的人不多,其實影響深遠,現在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就死在那場戰鬥中,公孫瓚和袁紹翻臉和這件事有很大關係。不過,他現在沒時間去想後續的發展,他注意到劉闢有明顯的敷衍之意。
他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劉闢、龔都招待他,並不是真和他們父子有多好,更多的是客氣,而這個客氣是建立在對孫堅武力的畏懼之上。從心來說,孫堅不相信他們,他們也不相信孫堅,大家互相提防,所以乾脆分兵駐紮,井水不犯河水。
不能說孫堅理不當,但這顯然不是最佳選擇。黃巾軍是什麼?是人口,是兵源。曹之所以能異軍突起,佔據兗州,最後還能和袁紹扳腕子,靠的就是收降的三十萬青州黃巾。強者補兵,羸者屯田,這是曹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
孫堅放著汝南黃巾不管,讓他們自生自滅,實在是太浪費了。孫吳立國,最缺的戰略資源除了戰馬就是人口。人口哪兒來?征討山越。山越憑什麼要替你打仗?不服就打啊。爲此和山越打了幾十年的仗,一直到孫權後期才真正擺平患。
孫策起了心思。他分析,劉闢、龔都留在汝南不走不僅僅是奉孫堅之命防備兗州的襲擾,可能還有另外一個意圖:向北,與黑山軍會師。這是黃巾軍最後的希,百萬黃巾進青州就是想實現這個戰略目的,只不過被曹和公孫瓚截胡,會師失敗,最後只剩下張燕在黑山苦苦支撐。
青州黃巾太遠,暫時撈不著,汝南黃巾卻在邊上,不吃簡直沒天理。要想把汝南黃巾真正拉攏過來,首先要斷絕他們北上的希。比起青州黃巾,汝南黃巾勢力較弱,一直沒敢大舉北上,先是依附於孫堅,孫堅死後又依附劉備,最後被曹征服。他們的心理防線遠遠沒有青州黃巾那麼堅固。
“中原百戰之地,非強者不能居。周禺雖敗,袁紹、曹必然再來,袁紹兵強馬壯,曹雖然不及袁紹,卻也不可小覷,二位將軍可要做好戰鬥的準備纔好。”
周瑜默默地喝著酒,卻豎起了耳朵聽孫策說話。他看得出孫策在嚇劉闢等人,但是他想不出孫策爲什麼要這麼做。爲世家子弟,他對黃巾軍可沒什麼好,從心裡就沒有聯合黃巾的意思,更談不上爲他們出謀劃策。從現狀來看,孫堅想必也是如此心思,孫策這麼做就有點讓人猜不了。
-
-
章節報錯
靈魂重生在原本不存在的宋微宗第四子荊王趙楫身上,想著混吃等死,奈何總有麻煩上門。宋江,方臘造反!六賊亂政!西夏犯境。大遼南下中原!金兵入侵,靖康危在旦夕!不要慌,穩住。
重生春秋,成爲卿族庶子,被趕到馬廄與牛馬爲伴,誰知霸業竟由此奠定,三家分晉算什麼?且看我趙氏代晉! 老子乘牛西行,仲尼意氣風發,吳越相爭美人離殤。渭水之畔,曲裾深衣的伊人吟誦著蒹葭蒼蒼白露爲霜。 右手長劍,左手詩書,用不一樣的思維統一天下,邁步落日餘暉的成周,鼎之輕重,我能問否? 這是我的華夏,我的《春秋》——我爲王!
柳父:“志兒,去讀書吧。” 柳明志:“我,江南首富長子萬貫家財,開玩笑嗎?不去,打死都不去。” 柳父:“管家,取訓子棍來。” 柳明志:“且慢,牽馬來。” 齊韻:“夫君,男兒若無乘風志,空負天生八尺軀,去考狀元吧。” 柳明志:“我?嬌妻在懷,日子美滿,去考狀元,我瘋了啊。” 新 皇:“柳愛卿,北方已定,新軍三十萬是不是該移交兵部了?” 柳明志:“柳明志奉先帝之命鎮守邊疆二十七府一百五十二州,願世世代代為陛下效力。” 皇帝:“.......” 柳明志坑殺完最後一個對手,看著來東方尋找黃金的西方人咧嘴一笑:“來了老弟!”
蘇瑜從沒想到,他會魂穿到貞觀4年,而且還帶了一個系統……從三國演義在大唐第一次開講,大唐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那滿天的流光,璀璨的火花,是什麼?”李麗質仰著脖子看向天空長孫皇后:“蘇瑜,聽說你的沐浴露很好用,能給哀家留一箱嗎”程咬金:“小瑜子,給叔留點面子,讓我插隊買瓶二鍋頭”李世民:“蘇瑜,朕要整個皇宮都裝上電燈,要夜如白晝,這筆訂單,你一定要接啊”
一朝穿越,本想一輩子當個紈绔子弟,奈何實力他不允許啊!新皇登基,匈奴二十萬大軍南下,陳兵都城門外,數十萬百姓危在旦夕!正此時,李旭橫空出世,手持一桿亮銀槍,戴青銅面具,披百花戰袍,一人一馬殺到烏維狼旗之下。自此,匈奴喪膽,敗退大梁。此等功績,彪炳千古!皇帝親封天將軍!“可我,只想當一個紈绔的公子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