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盧氏和徐薇的畫像尋人,顧妙可不認為是尋親來的。
徐薇國天香,盧氏雖年華已逝,但不難看出年輕時是個人,母二人又相像,可謂見之難忘。
所以他們才拿著畫像,一路找到云城。
顧妙在想會不會是周寧琛,陳海沒回去,想必周寧琛也收到消息了,但他會大張旗鼓地找徐薇嗎?
書里說徐家人在玉溪山遇害,但玉溪山上并沒有山賊。
難道有另外一群人提前埋伏在玉溪山,害了徐家人。
后來劉偉湛到了西北,在玉溪山上搜尋一圈未果,便將村子里的人全殺了,其名曰剿匪。
他們坐的馬車,所以比劇中還要早到西北,這麼快就找上來了嗎?
盧氏渾發抖,“都到西北了為什麼還有人追著我們不放!”
顧妙拍拍盧氏的手,“娘,您別太擔心,他們在明我們在暗,況且燕舟也醒了,我們不怕。”
盧氏一陣后怕,若他們進了云城,會不會已經遇害了……
顧妙倒是不怕,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只希那些人上多帶點銀子,現在囊中實在。
有銀子,才能頓頓吃米面,頓頓吃。
有銀子才能給徐燕舟買藥。
甕里的米面裝滿了,顧妙希它們一直滿著。
顧妙迫不及待地想要賺錢,找個盆把鹽石泡了。
等鹽石化鹽水,顧妙用細棉布把鹽水濾了一遍。
西北風沙多,鹽石里不灰塵,鹽水過了三遍倒進鍋熬煮,徐薇在一旁安安靜靜地添柴。
顧妙用干凈木緩慢攪拌,稠濃的鹽水慢慢變得有質,徐薇小聲驚呼:“嫂子,真的是鹽!”
顧妙點點頭,“對啊,咱們用鹽石煮,出鹽快,要是用鹽湖里的水煮,出的鹽又又慢。”
鹽湖邊好多鹽石呢,等把鹽石撿完再想開鹽田的法子也不遲。
徐薇從前只覺得風花雪月好,現在看著一鍋水慢慢變潔白的鹽覺得不勝收。
徐薇道:“嫂子,我也想跟你一起去撿鹽石。”
顧妙道:“到鹽湖要翻兩座山,山路不好走。”
徐薇搖搖頭:“我不怕累,就算拿一塊鹽石回來也值得,嫂子,你想怎麼理那些人,也帶上我吧。”
徐薇不想遇事束手無策,想像顧妙一樣,不求殺人只為自保。
顧妙看著徐薇,心里不是滋味,徐薇是徐家的掌上明珠,自通讀詩書,氣質卓然,有哥哥庇護,養的天真純善。
現在卻要翻山越嶺帶鹽石,刀拿槍打壞蛋。
是好事啊。
顧妙立刻就答應了,“等這些鹽用完我帶你過去,至那些人,先不打草驚蛇,我覺得他們遲早搜到玉溪山來。”
顧妙不想連累山里的村民,最好設計把人引走,再一網打盡。
徐薇勾一笑:“謝謝嫂嫂。”
顧妙道:“小事一樁,你不怕苦不怕累就行。”
徐薇才不怕,想多攢點錢,哥哥要吃藥,燕南還小,徐薇想他讀書識字。
顧妙認真熬鹽。
熬鹽是個功夫活,尤其水快熬干的時候,更要仔細盯著。
小心翼翼攪木,看著雪白的鹽有種就,“薇,你看!”
徐薇把盧氏喊了過來,“娘,出鹽了,嫂子可真厲害!”
顧妙有點不好意思,“薇幫忙燒火了,也很厲害。”
鹽石發黃,但鍋里的鹽卻是雪白的,像細沙一樣,比家里用的鹽還要好。
盧氏面詫異,“真的是鹽,可真細。”
顧妙:“娘,晚上就用這鹽燒只兔子,再燉只,鐵定好吃!”
盧氏笑了笑,“行,都聽你的,娘去切菜,薇,你幫你嫂子燒火。”
顧妙把鹽盛出來,足足有幾十斤,夠吃好久了,還能腌咸鴨蛋。
顧妙擔心另一層。
私自販賣鹽犯法,私鹽不比鹽價高,賣鹽風險極大收不高,況且他們還在流放呢。
可不賣他們又吃不了這麼多的鹽。
顧妙想試試能不能做吃的賣出去。
就比如咸鴨蛋,一枚鴨蛋四文錢,咸鴨蛋可以貴上兩文三文,咸蛋黃又能做點心,普通人舍不得用鹽來腌鴨蛋,咸鴨蛋可以賣給有錢人。
就算不做腌鴨蛋還可以做別的,咸菜腌魚腌,都行。
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把鹽賣給突厥。
突厥常駐塞北,是游牧民族,補充鹽分全靠,把鹽賣給他們,他們肯定會買。
只是突厥常年擾邊境,有了鹽豈不是更猖狂。
不賣就留著自家用。
有了鹽,顧妙連糖都不心疼了,鹽能賣錢,錢能買糖,更何況明天可以把蜂窩摘了。
糖熬焦的糖漿,將焯好的兔子塊上,放上野蔥野蒜,還有細鹽,再放上土豆青菜,小火慢燉,守在灶臺邊就能聞到香味。
山還是燉湯,山泉水細鹽,小火慢燉,燉足時辰,湯變白,燉的爛,吃起來香極了。
買了米,就吃大米飯,輕嗅,是飽足的米香,米粒瑩白晶潤,泡上湯,再吃一口,能驅散一的疲憊。
自己吃飽,顧妙把徐燕舟的飯端進去。
“徐燕舟,你嘗嘗,這是用新鹽做的。”
徐燕舟先喝了一口湯,喝完,他對顧妙道:“很好喝。”
顧妙道:“那你多吃一點。”
徐燕舟胃口并不好,他剛醒來,吃不下東西,有顧妙看著,他就能多吃一點。
徐燕舟盡量多吃,這樣他能好的快一點。
他恨不得現在立刻痊愈。
徐燕舟道:“阿妙,我明天想出去轉一轉。”
徐燕舟雖然沒什麼力氣,但功夫還在,他在軍營箭百步穿楊,他也能打到山兔子。
顧妙:“不行。”
那群人四找人,他們得深居簡出,說不準什麼時候就到山上來了。
徐燕舟太不安全了。
顧妙道:“你若覺得無聊可以教燕南讀書識字呀,他很想你的。”
徐父早逝,長兄如父,徐燕南對徐燕舟滿是孺慕之。
徐燕南才五歲,一路到西北,沒喊過一句苦,等到走不了才說。
已經夠懂事了。
這個年紀該讀書識字了,只是現在吃飽穿暖都困難,更別提買書買紙。
徐燕舟可以教他呀,在地上寫字。
徐燕舟是想幫顧妙,教徐燕南讀書有徐薇,“薇學問比我好。”
顧妙:“那也不行,說了聽我的,就得聽我的。”
有徐燕舟在家里,顧妙也放心,再說了,又不是非要徐燕舟做什麼,砍柴挑水有趙廣明錢坤,徐燕舟當務之急是養好子。
顧妙明天還要采蜂摘果子呢。
家里沒多糖,要是有蜂能頂好一陣子,還有果子,吃不了的話也可以用蜂腌起來。
蜂做的罐頭,那得多甜呀。
徐燕舟還沒好,就老老實實待在家里。小心一點,什麼事都不會有,先拿著火把把蜂熏走,再割下蜂窩快點跑,就不會被蟄到了,就算不小心被蟄了,還有靈泉消腫。
顧妙希快點到明天。
吃完飯,盧氏把蘋果洗了,一人分了一個。
趙廣明看著小果子,道:“我們不吃這個。”
顧妙道:“都有的,快吃吧。”
一家人捧著蘋果吃的仔細,徐燕南把蘋果啃得干干凈凈,“娘,真好吃,我從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蘋果。”
盧氏鼻子有點酸。
在將軍府天南地北的新鮮時令水果都吃過,那時候的蘋果又大又紅,以前徐燕南挑的很,都不吃蘋果。
現在覺得好吃只不過是太久沒吃了。
盧氏徐燕南的頭,“那你再吃一個。”
徐燕南搖搖頭,“娘吃,我已經吃飽了,一個就夠了。”
盧氏低頭把眼淚掉,“那娘吃,阿妙摘的果子甜,好吃的很。”
顧妙更加堅定了要把蘋果背回來的決心。
晚上躺在床上,顧妙已經不像昨天那樣不自在了,想喂徐燕舟一滴靈泉,他現在醒著,顧妙要等徐燕舟先睡著。
等了一會兒,顧妙有點泛困,“徐燕舟,你睡著了嗎?”
徐燕舟還沒睡著他問:“怎麼了?”
顧妙眼,“沒事,你快睡。”
又過了一會兒,顧妙覺得自己快堅持不住了,但不知道徐燕舟有沒有睡著,就小聲喊徐燕舟的名字:“徐燕舟……”
徐燕舟聲音清冷,“顧妙?”
怎麼還沒睡著,徐燕舟本不好好睡覺,靈泉什麼靈泉,睡醒再說吧。
顧妙打了個哈欠:“沒事,快睡,你怎麼還沒睡著?”
徐燕舟:“你也沒睡著。”
沒睡著是為了誰,顧妙道:“我立刻就能睡著,你信不信!”
徐燕舟沒說話,不多時,邊人呼吸變得輕緩均勻,徐燕舟翻了個。
他真的比從前好太多了。
就算有不適也能忍住,他怎麼能讓顧妙一直勞。
徐燕舟知道家里的銀子不多,給他看傷花了不錢,他想讓家里的日子好過一點,他有手有腳,能打獵,還能砍樹蓋房。
等顧妙同意,要等到什麼時候,徐燕舟想明天就進山。
他小心一點,肯定不會到傷口。
翌日,顧妙收拾好東西進山,路還記得,原路找過去,果子還在,蜂窩還在。
顧妙萬分小心,摘了果子,割了蜂窩,一路狂奔回去。
盧氏在家,但徐燕舟不在,顧妙把背簍放下,“娘,燕舟呢?”
傅滿滿穿進書裡的時候,手持一把爛牌! 父母雙亡,家產被奪,祖母不慈,伯母嬸嬸刻薄…… 隻因為說原身命不好,就要將她打包賣個鰥夫換銀子給家裡添菜錢! 原主反抗無果,跳河自儘…… 嗆了滿口水的傅滿滿掙紮著從河水裡爬出來,一把就抱住了路過反派的大長腿…… —— 最近北山村裡出了個大八卦! 幾年前獨身一人來到這裡的顧獵戶新娶了個小嬌娘。 據說就是那個命硬克親,誰捱上誰倒黴的傅家二房的小孤女。 都說顧獵戶也是無親無靠,碰上這丫頭也不知道是誰克誰~ 等著看熱鬨的眾人冇能看到小兩口倒黴的那一天, 反倒是兩人日子越過越紅火, 特彆是那顧獵戶,竟一朝龍翔,成了整個大秦的天! —— 多年以後,有大臣酒壯慫人膽,提出讓空置後宮僅有皇後一人的陛下納妃。 端坐於殿堂之上的帝王難得冇有發飆, 隻是溫柔的握住了身側傅皇後的小手,含笑對著殿下的眾愛卿: 皇後她有旺夫命!誰讓皇後不高興,誰就是在要朕的命!
她,臉有胎記奇丑無比,卻遇上他獨獨鐘愛那張容顏。不顧世人的眼光,他將身為他弟媳的她納為己有。他無比溫柔,她步步淪陷。最終發現她也不過是另一個女子的替代品而已。失子之痛令她傷心離去,再次相遇,他對她說,“賤人,你連給朕暖床的資格都沒有!”他的…
她是醫學界的天之驕子,卻成了一個爹不疼娘懦弱的丑女!他是天生狂傲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孤狼,卻被賜婚迎娶一個一無是處的丑女!新婚之日刺客橫行,他拿她當盾,她為他受傷。蘇沐歌雙目赤紅,眉眼卻帶著淺笑。“夏侯墨,欠你的,我還了。”他卻被她身上殷紅的血…
永和十五年,一直和乳娘生活在鄉下的福姐兒被承恩伯府接回了京城。第一回邁進娘親當年慘死的那個院子,福姐兒渾身打了個寒噤。 高座堂中,手捻佛珠的老婦抬起眼皮兒隨意地瞭她一眼,說:福姐兒,福姐兒,倒是個有福的!從今兒起,你就叫婉柔,進了宮,要事事為娘娘打算,可別學你娘,好好地陽關道兒不走,非鬧騰得自己沒好下場。 福姐跪在青磚石地上,咬著牙不讓自己淚珠子滾下來,響響亮亮地應道:好。 小劇場:趙譽第一回 見到蘇家那個私生女,是在蘇皇后的宮中,小姑娘人還沒長開,呆里呆氣還不識字。趙譽想到蘇家的意圖,不由心中有氣。 當朕是什麼,是個白菜朕就拱嗎? 后來,小姑娘一甩臉色,趙譽就寢食難安,還偷偷傳了國丈大人蘇三爺進宮。 趙譽:咳咳,愛卿啊,蘇貴妃今兒又閉了宮門,朕怕她悶,你進去瞧瞧她,然后朕再去探望你,如何? 蘇三爺:……這大半夜的,外臣探訪后宮真的好嗎?